张嵩:成人歌曲缘何成了孩子的最爱
2006-06-02

2006年06月01日 红网
 
  “寻找小学生最喜欢唱的歌,第一位是周杰伦的《发如雪》,第二位是林俊杰的《曹操》,前五位都是流行曲。”据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张老师说,最近,该校对全校2000多个学生喜欢唱的歌曲进行调查。经过点算,发现小学生最喜欢唱的都是《快乐崇拜》、《你是我的玫瑰花》等流行歌曲,传统的儿歌大部分甚至连“提名”都没份。(《广州日报》5月30日)

  时下,在社区院落,街头巷尾,甚至在校园里,天真的孩子们大唱不属于小小年纪的成人歌曲,抒发他们幼小心灵中并不懂得的情感已成普遍现象。有媒体报道,前不久在某市一所初中组织的一次卡拉OK大赛上,十三四岁的学生参赛的歌曲多是《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星语心愿》,只有一个学生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结果却引起同学们的一阵哄笑。

  《小燕子》、《我爱北京天安门》、《让我们荡起双桨》、《外婆的澎湖湾》等这些几十年前的经典儿歌,曾经伴随着几代人走过最美好的童年时代,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眼下我们又能列举出多少内容健康、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富于教育意义,学生容易接受、易于理解并乐于传唱的儿童歌曲呢?孩子们无适宜的儿歌可唱,这也就难怪他们只好唱起了并不适合他们的成人歌曲。

  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本身就比成人强,他们置身于电视、电脑、VCD和MTV、卡拉OK的重重包围中耳濡目染,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成人歌曲的俘虏。而大多数的流行歌和电视主题歌要么涉及成人情感纠葛,要么宣扬游戏人生等内容,势必会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当我听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嘴里冒出一句“亲爱的你慢慢飞”,心里不禁有一种很怪的感觉。另外,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往往把音乐教育看成是一种特长教育,只注重挖掘培养音乐特长生,而忽略了时下整个儿童音乐与儿童群体的错位。正是上述种种原因,使得孩子们越来越无歌可唱。

  儿歌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对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唱儿歌更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教育活动。我们的儿童音乐创作者应当走进生活,走进校园,深入到儿童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汲取灵感和素材,创作出充满活力和童趣的优秀儿童歌曲,让这些好歌走进孩子心灵的阵地,在校园和社会上流行起来。只有当优秀的儿童歌曲广为传唱之后,儿童大唱成人歌曲的现象才会自动消失。愿我们的孩子们能有更多的优秀儿歌可唱,从而远离成人歌曲。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愿望,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稿源:红网][作者:张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