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健康周刊》
学习成绩、家庭作业、重点学校、海外留学、父母离异、家庭变故、超级女生、明星走秀、父母打骂、老师冷眼、电脑游戏、QQ聊天、肯德基、名牌服饰……进入新世纪的儿童已不同于其父母,肩上重担千钧。由于父母的过高预期,由于父母的刻意补偿,由于横在孩子们面前的无数独木桥,由于令他们无法辨别、无法抵御的种种诱惑,新世纪的孩子们生活在娇纵与重压之间、两极之间。
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中小学生的患病率为21.6-32%,在对已经退学孩子进行的调查显示,有30-60%青少年因为心理方面的原因退学;对于儿童,有6-22%的儿童有不良行为。尽管目前成都地区还没有相关统计数据出来,但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袁茵透露,成都地区儿童的患病比例与此相近。
袁副主任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不是惟一的,心理健康其实更重要,否则,孩子的成长道路必定会受到影响。
独生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李云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已多年。他说,和农村孩子相比较,城市的孩子物质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由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因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忍受挫折及不公平待遇,在与别人交往时,我行我素,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多年的阳艺也感触颇多,在与孩子的交往当中,她也发现很多孩子关注自己更多,忽略别人,不善于倾听,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更缺乏和同学交流的技巧,并且抗挫折的能力明显不够。
早熟孩子:极易心情浮躁
因为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有的孩子接触、接受的社会信息很多,这既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阳艺说,因为有些孩子知道的事“太多”、太早,而又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过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容易心情浮躁,而不愿意多花时间在困难的事情上,探索能力不够,并且容易受刺激,不冷静,还可能因为某件很小的事大发脾气。
单亲孩子:多有负面情绪
有些孩子非常容易为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大发脾气,李云歌说,这种现象多见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他们随着父(母)亲的离开而丧失了一部分爱,对于孩子来说,这就面临着如何接受这个事实的问题。
他说,如果父母在离异时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安静、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会产生自责、自卑、孤僻的性格,而且易出现早恋,或者以后所找的对象也可能是比自己大10多岁的人,因为他(她)潜意识中还是在寻找童年所失去的那部分爱。
留守孩子:易有自卑心理
儿童心理专家鄢邦杰说,留守孩子多是生活在上一辈身边,由于祖辈也同样面临生存的压力,情绪难免宣泄到孩子身上,再加上他们的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很好的辅导孩子,从而导致孩子成绩不好,在校不爱说话,容易产生自卑感,并且与父母也有隔阂。还有些孩子即使跟随父母到了城市,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