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据《京华时报》报道,4月28日,41岁的杨树明因涉嫌制造山西阳泉系列杀人案被批捕。此前,杨树明接受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专家的测谎,震惊全国的系列杀人案嫌疑人就此锁定,自1992年以来,杨树明已累计残害妇女12人,致9人死亡、3人重伤。
|
1992年,山西阳泉市,一名年仅16岁的女孩凌晨被人用匕首扎死在马家坪地区阳泉矿区俱乐部外。当年的3月7日、4月22日、7月11日,又有3名年轻女子在马家坪被杀死……惨剧一直持续到2004年11月24日,共有9人死亡、3人重伤。而影响最大的案件则是在2001年10月10日,43岁的洗衣工郭某中午下班回家进入马家坪,从此杳无音信。10月13日上午10时许,郭某的尸体被发现。据介绍当时郭某面部被剥掉,身体其他部位也受到残害……在抛尸地方不远处,凶手抛下了郭某的内脏。
初步锁定嫌疑人名单
经警方分析,受害人之间的唯一关联点,就是除郭某外,均年轻、衣着光鲜。另外,凶手既不抢东西,也没对死者进行性侵犯,但手段越来越残暴,到后期连续作了3起碎尸案,都有虐尸痕迹,特别是针对女性性器官。警方发现郭某被抛弃的内脏中有很多蛆虫,据此判断凶手有冰箱、冰柜一类工具,同时凶手极可能独居。这成为筛查凶手的重要标准。几年来专案组将嫌疑人缩小到19个人,2006年3月阳泉警方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求助。
测谎仪锁定连环杀手
2006年3月20日,心理测试专家丁同春到马家坪实地勘察现场,并出了两套测试题目。
2006年3月23日,第一个走进测试间的嫌疑人就是杨树明。杨的家离郭某被杀案现场最近,而他下岗后自己盖了一间房在里面搞电焊,房间里又有冰箱,符合连环杀手的被怀疑条件,就被列入重点怀疑对象。第一遍测试中,杨树明频繁吸鼻子;第二遍测试时,他又连连干咳。丁同春分析,杨树明是在故意装紧张,而且在藏尸、碎尸、塑料袋内的物品等几个重要测试点上,他都有对应反应。
当天下午,杨树明再次接受测试,在重要测试点上有更明显反应,还对虐尸细节有对应反应。而其他18人在测试中对关键问题都没有明显反应而被排除。
嫌疑人称为报复社会
据介绍,从杨树明家中,警方发现了20余把各种尖刀。杨树明被抓获时说:“算你们聪明,从测试到抓我都没说我是凶手,要不我把你们都扎死。”
杨树明交代他的杀人动机是为报复社会,他认为周围的人都过得比自己好,社会对他不公平。丁同春把这分析为“综合性的报复社会的杀人动机”。
(Robby/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