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奉献一座健康城
2008-07-30

    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还有9天,世人热盼4年的世界体育盛会——第29届奥运会将在这里拉开她壮丽的大幕。

    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美好梦想。诚然,这是一场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伟大精神的体育竞技,但其终极目标却是促进人类的健康与和谐,延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的愿景。因此,作为2008奥运之城,北京,理应是一座健康之城,活力之城,生机勃勃之城。

    七年筹办,漫漫长途。北京,这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际大都市,怀着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景仰,诚心诚意地要把一座健康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奉献给世界。

    30日出版的《北京日报》报道,在这座奥运之城里,特别是在历时一年多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健康奥运,健康北京”系列活动中,从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到全民健康活动,健康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健康生活方式广为普及,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响应并投身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社区除“四害”、科学膳食、全民健身等一系列活动中,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蕴含时代精神与科学知识的健康生活,正成为首都新的社会风尚。

    蚊、蝇、蟑螂、老鼠,被人们称为“四害”,是目前城市里危害人类健康、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媒生物。7月20日,今年以来北京市第四次全市总动员统一除“四害”,北京人以东道主特有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健康奥运的环境卫生整治中。

    走过七年筹办路,如今奥运就在眼前,如何确保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中外宾客在北京安全放心地吃饭饮水,确保这座奥运之城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是健康奥运承载的另一个重任,亦是平安奥运的重要保证。

    目前,全市421名奥运场馆公共卫生保障人员已经全部到岗,负责场馆内的食品、饮水、空气、传染病及病媒防控,特别是严把四关,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确保食品原、辅料进货的卫生标准关、确保餐饮加工过程的卫生标准关、确保餐饮检测、监测的卫生标准关和确保餐饮食品的留样关。

    北京居民饮食习惯偏咸、油大,盐或食用油摄入量大大超过限量数字。有调查显示,北京市民人均食用油量54.6克,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超出一倍多;人均每天盐摄取量达到了十几克,是标准的两倍。

    “盐勺、油壶看着小作用大,能在日常饮食中随时‘提醒’健康。”东城区海运仓社区是北京最早发放盐勺的地区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小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把血压控制在了标准范围内。如今,连房山等山区的农民家里也都用上了盐勺、油壶,自从知道了多吃盐不健康,一些家庭还改变了“入冬腌咸菜”的老习惯。

    由市政府出资向500万个家庭发放了健康礼包,从此,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多了“小三件”:小盐勺、限量油壶、体重指数速查卡。健康膳食新理念正在树立,有勺、壶、卡、尺把关,千家万户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与受益者。

    北京评出了400多位“健康之星”,人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秘笈”,如今,他们成了北京人身边看得见、学得了的健康榜样。

    北京并没有止步于健康奥运,更长远的目标,是要打造一座健康城市。

    所有室内区域都禁止吸烟、餐厅入口处有明显的无烟告示牌、餐厅里有佩戴证件的禁烟检查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7月11日,北京首批114家餐馆带头对吸烟者说“不”。这其中既有大董烤鸭店、花家怡园等大中型餐厅;也有北京老磁器口豆汁店安乐林路分店这种小餐馆;还有肯德基新街口餐厅这类快餐企业。

    在此之前的5月1日,北京已经在十类公共场所进行禁烟,其中明确要求餐饮单位要设置非吸烟区,并且至少达到就餐面积的50%以上。

    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人类走向更加健康文明的一个契机。目标既定,一系列围绕健康城市标准的措施相继出台:

    ——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力。今年5月,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在过去创建无烟医院、无烟学校和开展出租车控烟、餐馆控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北京市禁烟场所。

    ——作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30亿元对社区卫生服务重新布点,满足“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需要;4.26亿元完成10个远郊区县141个乡镇卫生机构的扩建和400个村级卫生机构的新建和改造。

    ——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或少患疾病。北京的预防接种工作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目前,本市除已按国家规定将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全部纳入了免疫规划外,还将水痘也纳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

    ……

    回首七年奥运筹办,发生巨变的不仅仅是奥运之城的市容市貌,更是人们代代相传的不健康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健康指数”提升了。人们有理由期待,奥运之后,北京为世人留下的不仅仅是“鸟巢”“水立方”,还有一座健康城市。

来源:中国经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