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负翁”凭什么潇洒? 消费观念亟需引导
2006-01-25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纤毫毕露。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现代大学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让人对传统意义上“白衣飘飘、远离尘俗”的“象牙塔”的消费实力不敢小觑。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近日,记者在内蒙古高校采访时发现,学生中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非常普遍。

  贵族化负债消费,不能言说之痛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消费正在逐年提高,一些大学生消费已经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有些学生年消费高达2万多元。一些大学生在消费上濒临失控。超前消费、负债消费已经越来越被众多的大学生所接受。校园里刮起的负债消费旋风让不少成人瞠目结舌之余,自感落伍于时代之后。

  借钱给别的同学的决大部分是家境比较宽裕的学生,不过也有个别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将自己的生活费全部借给自己的好朋友的情况。大学生负债消费很少通过银行贷款,友情关系让很多大学生不好意思回绝同学的借钱要求。

  内蒙古工业大学大三学生哈斯开学以后就筹措借钱,配置自己的“五件武器”。而与此同时,他三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贷款而来的。在高校,电脑、手机、CD、MP3、录音笔被称为大学生的“五件武器”。除了实用,这也是一种表明自己生活优越的炫耀性的东西。

  大学里的“超前一族”越来越多。昔日“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大学校园如今还夹杂着“手机声声”。大学生对电脑、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大学生认可。不少大学生拥有几部手机,分别用来和不同的人联系。

  “女人和孩子的钱好赚,大学生的钱更好赚”,本着这一理念,精明的商家适时推出一系列实用、经济、引领时尚的电子产品。在经济欠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许多商场的手机柜台前生意火爆。价位在800元至1500元的手机受到学生的特别青睐。“新宠”录音笔更是成为大学生们狂热追求的对象。禾太电脑城的一位王姓经营者对记者说:“我一天大概可以卖掉上百个显示器,其中被大学生买走的占六成左右。”

  负债消费在家境清寒的学生群中尤为突出。当节约在高校成为难以启齿的话题时,不少贫困大学生“打肿脸充胖子”,拿钱包装自己。

  一位来自巴彦淖尔盟,靠贷款维持学业的女生告诉记者:“我现在已经欠了好几个同学的钱了。没办法,花钱太节省了会让别人瞧不起。为了还债,我把早餐都免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老师李改枝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具有典型性。很多学生在写给家里的信中,往往独呼生活艰难,频频“告急”索款。于是故乡的家人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借贷度日,以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

  记者采访时发现,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中的负债消费表现为典型的超前享乐和及时行乐。其消费项目多半是用于奢侈浪费的非必要生活消耗。如举办生日宴会、打网球、保龄球、上舞厅跳舞、进夜总会唱“卡拉OK”等。

  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是很多大学生负债消费迈不过去的坎。谈恋爱要请客,拿奖学金甚至说笑打赌也要请客。大学生请客,出手阔绰,动辄千元一桌的酒席亦非罕见。喧嚣繁华背后,很多学生纷纷债台高筑,一顿酒后留下的债务至少要好几个月才能还清。

  时尚流行,负债消费之源?

  记者采访时发现,现在的高校里“贵族化”消费是以负债消费为轴心的。很多学生,住的不是学校的宿舍,而是自己租来的套间。胸前挂个手机,手里提个笔记本电脑,从头到脚名牌包裹。一打听,却绝非“豪门子弟”,乃是负债消费催生的新新人类。这样的学生在象牙塔里也并非凤毛麟角。

  大学生敏锐的时尚触角决定了其消费的特殊性:依赖型的经济来源和追求潮流的对抗性。其羞涩的钱包决定了他们的引领潮流必然是以负债消费为前提。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学生的消费。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频频更换手机。从绿屏换成蓝屏,从蓝屏又换成彩屏,有了彩屏又追慕带摄像头的。不少大学生更换电脑的频率和电脑的更新换代是保持同步的。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的王宇飞3年期间把自己的收听工具从卡式随身听换到WALKDISK,现在又换成了价值2000多元的MD。

  有些学生追求名牌,崇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很普遍。“是否流行”已经成为大学生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时尚,一些学生只好舍弃自己的学习时间,通过家教、到公司兼职等赚外快。女生对潮流的把握就更为准确而熟稔。资生堂的眼霜,美宝莲的睫毛膏、琳琅满目的小饰物是很多女生的必备之物。

  “用廉价化妆品,害怕被别人瞧不起”,这是一个大三女生的无奈之言。内蒙古工业大学大四学生杨颖对记者说:“相貌也是现代社会对女生的一个重要的参评指数,打扮的漂亮工作都好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买高档化妆品、衣服也是一种当下的潜在投资。”这表明,现代的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形象,更急于跟上时代的步伐。

  内蒙古工业大学的王志和老师告诉记者,负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消费、盲目攀比的“示范效应”。当一部分学生都做同一件事情或处于某种状态时,就会产生一种群体压力,其他学生会受到这种压力迫使,模仿他们。否则,就会感觉到自己被排斥于群体之外,产生不协调感。

  内蒙古大学的张婷认为,人情之风、追赶潮流,加上商家的无意引导,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让某些人头晕目眩起来,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这种负债消费只能为社会“奉献”许多极具破坏性的享乐主义和不切实际的消费文化。大学生负债高消费与商品社会大环境的熏染密不可分。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导向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负债消费,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部分家境富裕的靠父母就可以“潇洒”埋单,但是这部分贵族学生毕竟是少数。毋庸讳言,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附于家庭,一般都是由父母、姐妹、兄弟供给,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家教、翻译等自己的劳动勤工俭学。

  据了解,目前,大学生除每学期需缴纳几千元的学费之外,每月生活费少则三五百、多则千元之数。曾有人形象地把这笔开支比喻为“压在身上的大山”。一个父母两人就职的家庭,应付子女的学杂、生活费已经压力很大。如果父母年届退休,或逢“下岗”待业,则其艰难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大学生的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会让自己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会为自己坠入债网而不安。在大学校园,负债消费使很多学生耽于物欲,发展严重者则引起经济纠纷,动武斗殴,影响同窗友谊,甚至引发犯罪事件,于社会治安不利。

  反思:大学生消费亟需正确引导

  大学生负债消费其实是一种预期消费。对自己的未来比较有把握,觉得预支一点也无妨。这种心态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大学生应该量力而行,防止超前消费成为过度消费。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最近,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的一份调查显示,“勤俭节约”已是当代学生心目中最不被重视的社会人格类型。在南京大学,不少学生把“追求生活质量”摆在了“勤俭节约”的对立面。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他们毫不犹豫地成了超前消费者,花起父母的钱来心安理得。

  在高校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应该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的能力。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其实,消费高与低,本身都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群体中的个人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以免受群体压力的左右。一些大学生如果抵挡不住高消费的致命诱惑,他可能活的很青春,却因为未被注入文化层面的价值意义变得轻飘乃至轻浮。

  对学生而言,大学时代弹指即逝,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在物质享受上过分追求。但现实中很多修养、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仍然不能理性消费。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要让大学生回归到理性消费的轨道上,在学生的自制力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学校首先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理性消费的氛围,而不应该为他们开拓诱导空间。在高价消费面前,学生自身既不要盲目地去“追求生活质量”,社会也别把他们推向“消费神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