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揭秘-大商场返券比拼陷“怪圈”
2006-01-12
作为位于北京西单商业街的两座大型百货商场,中友百货与君太百货的返券活动一直相伴始终。君太百货企划部负责人有些无奈地将此总结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打文化牌是返券活动的外包装,节日、店庆、换季都常被用来做促销的由头,但实际在返券的细则上却又花样百出。   

    在返券问题上,北京赛特购物中心、燕莎商城、丰联广场、国贸商城,结合自己的高端定位,始终不搞返券活动。这几家大商场正在向国际趋势靠拢,只在圣诞节进行促销,五一、十一等中国传统节日搞活动,平常则以人性化服务吸引消费者。比如,在年底组织PARTY服装搭配讲座,甚至进行陪购。

    赛特购物中心公关部的鲍简经理认为,商家应结合自己的市场定位搞活动,不可能大小通吃留住所有消费者,除非是大型购物中心“M

  看起来像是不用花钱。

ALL”(摩尔),否则只会把购物环境变差,影响企业形象。道理很简单,进来一万个人,每人消费10元钱,不如只来10个人均消费1000元的。记者了解到,赛特购物中心去年实现销售额10亿元左右,全国排行前10名之内,而商场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米。 

    曾经想不参与打折的北京市百货大楼,也无奈陷入折送的“怪圈”。北京市百货大楼总经理刘冰说,跟供货商谈不参与打折,供货商却说,不行。因为其商品不但在北京,在全国都是统一价格,如果在百货大楼不打折,这里的售价就会比别的商场高,就会丢掉市场份额。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商场里品牌的重合度非常高,如果某家商场和其他的商场不重合,也可以不怕这种价格竞争。比如赛特和燕莎,他们的定位与中高档的商场不一样,所以可以游离于竞争之外。但是目前大量的以主流消费群体为主的商场,品牌重合度非常高,你不打折,市场份额就会被别人抢走,而且时间长了,顾客就会把你忘掉。

     刘冰算了笔账:通常,商场拿货的成本是4折,商场再扣利约25%,所剩利润也就25%到35%。这样的价格还要打5折,背后肯定是哄抬物价。这就影响了首都市场的诚信形象,不少国际品牌也因为目前的混乱状况,对进入北京市场多有顾虑。 。

    行业规范:政府部门联手专家将出“规矩”

    针对打折返券泛滥的行为,北京市商务局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正在进行调研,并将在春节前推出一些规范措施。商务局有关人士认为,企业如何促销从根本上说属于企业行为,政府不能简单地约束和规范,如何使得促销手段不引发恶性竞争,又保护企业合法的经营权,是规范力图达到的目标。在制定有关规范时,如何界定企业超出正常经营范围的行为是个难点。

  消费警惕陷阱。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陈鹤鸣副教授认为,零售商和供货商在新产品上市、过季产品下架和节假日、店庆等时机,采用打折、返券等促销手段属于企业正常的经营行为,但一些商场常年打折返券,且力度很大就不正常了。零售商和供货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初期顾客“非打折不买”的心理,同时也是为了与其他零售商竞争,其中不乏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比如,有些供货商在货进商场定价时,就预留了打折空间。正常情况应当在商场销售100元的货物,因为考虑到商场经常搞打折返券,干脆进来就定价200元。另外,有些供货商在商场打折前提高商品售价,消费者对这种现象非常反感。另一种不规范行为是,打折返券时实行“零利润”或低于平均利润率,这些损失多半由供货商承担,也违反了行业规范。

    针对这些行为,陈鹤鸣建议说,低于零售商和供货商成本的打折促销涉嫌违犯《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法律对这类行为进行约束。而那些实行“零利润”或超低利润销售的促销手段则应当行业自律,比如由零售商和供货商起草有关行业规定,进行约束。

    陈鹤鸣还说,这种泛滥式的打折促销与零售商和供货商企业成熟度不够有关。国内零售商和供货商认为打折、返券是吸引消费者“一抓就灵”的良药,而世界上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完善的国家,除了新品、过季和节假日等有优惠促销的,基本没有常年打折返券的商场。令人高兴的是,北京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不为打折一哄而上的消费群体。他们购物看重的是商品的品牌和商场的服务,而不是一味比较返券的多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