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生命”?
“你的身体很脆弱,它会受伤、会生病、会变老,还会死,但数字的你,理论上可以永生。”
这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伴随着该影片的上映,中国科幻在大银幕上讨论“数字生命”的声音拉开帷幕。
逐渐的,一些与“数字生命”有关的初级技术和应用不再只出现于科幻大片,而是渐进式地走入现实生活。
说到这,很多人会立马联想到这几年推出的“数字人”。
比如清华大学学生华智冰、虚拟偶像“洛天依”、浙江卫视“谷小雨”......
这些被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虽然是一种工具,并非数字生命,但它们的出现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与思考。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观点的火花开始激烈碰撞。
就拿某视频平台博主小亮的故事来说。
近日,视频博主小亮用AI技术“复活”已故的奶奶,并且还和“奶奶”进行了视频通话,可在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后,却引发了不小争议。
“就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头几天还在和奶奶聊未来,再几天奶奶就只能简单交流了,后几天就被推进ICU(重症监护病房)见不到了,最后奶奶就成了盒子的一把灰了……”
因为不能接受奶奶突然的逝去,从事视觉设计工作的小亮,想到了用AI“复活”奶奶,他先是将奶奶生前的照片进行导入,从而生成奶奶的动态头像,又将奶奶生前的音频导入AI,训练AI模拟出奶奶的声音和语气。
就这样,AI工具生成了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小亮也如愿和“奶奶”进行了视频对话。
视频里,虚拟形象的奶奶讲着一口湖北方言,跟小亮唠起家常:
小亮:“奶奶,上次我爸打电话,您和他说的什么啦?
AI奶奶:“我和他说,别喝酒,要节约,别打牌。”
小亮:“您确实得好好说说他......奶奶,过年的东西买了吗?”
AI奶奶:“买了两壶油,私人榨的很香啊,75一壶。”
......
就这样,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许多,小亮再说的每一句话,AI奶奶都会认真“倾听”,用微微点头或是眨眼睛来给予回应。
聊到后半段,小亮告诉AI奶奶,自己工作十分顺利,给自己买了不少衣服,也希望“奶奶”不要总穿打补丁的衣服,不要着凉。
视频最后,他对“奶奶”说晚上不用等他,他不回来吃饭了。
一通视频打完,小亮想念奶奶的心或许得到了一定缓解,而在看完他们对话的网友,也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情感。
不少人为这种AI“复活”技术点赞,表示如果自己的亲人也能像博主的奶奶一样出现在屏幕,用熟悉的声音跟自己说说话,那将是莫大的幸福。
在相关评论区,不少网友称看到这里,瞬间明白了科技的另一种意义。
而对于制作技术方面,小亮表示以目前AI的技术水平,只要样本足够多,面容、声音、语气可达到90%以上相似度,但思维模式上只能达到二分之一,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
所以AI奶奶在听到小亮说过于复杂的话,便会出现理解障碍。
听不听得懂,思维有没有这些对于支持的一方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希望的无非是能再见见、再听听逝去亲人的音容笑貌。
但对于反对一方而言,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有网友直言:“没必要把已故亲人做成AI,感觉像被操纵的电子玩偶。”
AI生成的人物即便再逼真,背后也是一串冰冷的代码,这的确没错。
可人是有温度的动物,生离死别也本是生命中最为绵长的痛苦,如若科技可以给人以慰藉,那么人性的情感也可以让这串代码变得不再冰冷,如此,岂不也是一桩幸事。
在缅怀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网友所说的“自欺欺人”“大可不必”等同样具有一定道理。
我们必须清楚知晓眼前与自己亲人一模一样的形象并非拥有真正的灵魂,就如博主小亮所提到的:
自己明白屏幕前的所呈现出来的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影像,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如若不然,即便能跟逝去亲人的 AI形象互动,可当视频一旦挂断,得到的仍是彻夜难眠。
所以,要将AI 当做指引人走出悲伤的明灯,而不是再次卷入悲凉。
所以以科技慰藉哀思的行为无须苛责,但如何弱化苛责声?
这不仅需要辩证地看待两种言论,采纳不同观点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加强对此的监管,不然结果可能与理想背道而驰。
在小亮和AI奶奶的相关讨论中,有网友就从另一角度道出了担忧之处:
“以后只要一张照片就能生成同样的AI,那会不会有人将陌生人的照片进行AI,继而当做自己的电子宠物。”
就目前而言,这种技术所潜在的法律、道德上的风险,也是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潜在风险。
就小亮制作的AI奶奶来讲,这项技术目前虽处于较为安全的区间,但少了规矩的监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保不齐会导致怎样的局面。
终归到底,AI“复活”于更多人而言是为了弥补遗憾,但你知道吗?这世间还有种比AI“复活”更有效的了却遗憾的途径,那便是:珍惜当下,多一点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