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土教育实施和发展
2015-01-05来源:台湾“教育部”网站


 

 

       一、乡土教育的时代意义

       十多年来,由于特殊的历史情结,在国民教育阶段中,“乡土教育”,长年沦为空无状态,导致国民教育出现失衡和僵化的表现,学校教育与当地地疏离、也脱离了生活,学生既没有乡土知识,也没有家乡和家乡心情,自从我肯定和自我荣誉丧失了,造成学生观察能力薄弱、欠缺体验和实证能力、不懂珍惜幸福感恩等问题发生;随著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学校教育开始省思故乡的”觉知”和”情意”的培养,乡土教育这一空无课程就被重新发现,而且被寄以无限的厚望;在一片关心家乡文化的情怀中,李总统登辉几度努力教育工作的人要重视乡土教育的发展,前教育部长郭为藩的提出“立足台湾、胸怀大陆、放眼世界”的课程修订原则;这一教育政策具体落实到课程的修订上,将“乡土情怀”融入各科课程中,教育部於八十二年公布国民小学新课程标准,国民小学三到六年级增设“乡土教学活动”课程;在国内就开设“乡土艺术活动”和”认识台湾”的课程。从历史的脉络中探寻演绎讨伐课程的演变,更突显乡土教育课程的时代意义和重要性。

      乡土教育活动自八十七学年度起由三年级逐年实施,本县各乡镇市三年级自编试着用教材已经从炉,正在进行试教中;每周一节的教学活动,学校视地方特性,弹性安排乡土语言(母语)及有关乡土环境、社区文化等教育学课程,从实际地参与与”做中学”的活动中,借此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行为。

      乡土教育是重看儿童经验,探究生活居住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时、因地、因事制应该的,同时具备““家乡特色”与”时代背景”的教育课题。乡土地区是儿童进行直接观察活动,获得”经验”的场所,乡土教育活动,在帮助孩子了解生长的环境、认识家乡的文化特色,借此培养研究观察乡土的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的兴趣和情怀;儿童踏实的在家乡生活中,产生多元文化观与世界观;由爱家、爱家乡、爱国家、进而热爱居住的大环境一地球村,了符合该前教育发展的理念。

       二、乡土教育的理论背景

      【人文教育论】(乡土教育的目的,在教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去学习、去体验、感受去发现,在家乡学习活动中,更了解自己周围的社会以及所处的时代,进而“体认”人生的真理和”实现”文化规范的价值。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材料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活动相结合,儿童学习了家乡,了解了社区与族群,从参与从我的发现历程中,产生了自尊自爱和社会意识,奠定健康完整的人格发展基础。乡土教育,不只是注重创造能力的启发和经验的学习、强调情感的陶冶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意教育”与“暗能发展”。

      【认知道发展论】(学习是在心灵与经验相互作用重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在具体经验中发展出来的。乡土教育是一种生活化、多样化,而且沿着有序发展的目标教学活动,以儿童为中心,配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生活经验(认知结构)。,规划有目的的感官和体验活动,从完全理解身边的人、事、物开始,由小而大,由近到远,透过实地参与和实际制作的活动方式,经过儿童主动的、积极的亲自探索,培养客观思考、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这种由自己和环境交互作用后,所”建构“家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理想,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多元文化论】(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立的、独特的,而且很多元又互有差异性所构成的整体。因此乡土教育应尊重文化多元性的价值,每一个成员都有参与社会各层面对的权利与机会;从居住生活环境、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乡土艺术和文化中去摘取取教材;透过寻根的教学活动,提供不同文化的观点、经验和贡献,培养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从探索家乡的人文环境,了解多元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从关心家乡的活动中,认同和尊重每一族群的乡土语言与艺术文化;从乡土教材反映儿童的社经背景、学习型式和认知基模,用以提高学习效果,的达成多元文化的理念。

      【情意教育论】(乡土教育是让孩子以愉快的心情去观察和体验乡土内涵,无论是思古幽情,或远聸未来,让学生探讨自己家乡的语言、根源、历史、民俗,了解自己家乡的乡土现象;从亲近和了解中,建立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传承先人遗留下来的语言、艺术、文化,把“乡土情怀”涵泳于在潜移默化的中,进而培养感恩的心、欣赏的能力、一群互相帮助与关怀体谅的美德,珍惜并能激发疼痛。

      【社区教育论】(乡土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乡土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并有效的利用社区环境和资源,从体验真实世界环境,建构对社区感和乡土情感的内在价值,建立家乡的社区文化特色。

      【生活中心教育论】(乡土教学活动,要具有教育意义,应与生活密切结合、与社会打成了一片;乡土教育可以增进儿童生活的经验,充实生活能力;儿童从实际的观察、询问、调查等活动中进行学习,达到“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目标,以增进儿童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

       【世界观】一个乡土教育不再是狭窄的本土地域观,应该是寻找台湾的生命力量、是跨进世界舞台的起点。乡土教育活动可以扩大学习内涵,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培养博爱宏大的气度;认识乡土是整个地球村的一部分,世界已经成为“国际村”或”国际社区”;从乡土环境的保护开始,培养维护地球生态体系平衡的认知和责任感。

 

       三、乡土教育的重要关键

       乡土教育活动,包含乡土语言、乡土历史、乡土地理、乡土自然、乡土艺术五大课程纲领内容,无论是母亲语言、民俗、风情、信仰、人文、历史、休闲、娱乐、自然景观...等,透过“观察、发现、感知、经验”等教学活动,包罗万象。乡土教育活动除重看普遍性外,还要”因地制宜”,教学活动单元透过图例、观察、参与观察、欣赏、采访、调查、搜集资料、咨询、训练、操作、讲解、讨论、报告、制作、户外教学、专题研究..等多元学习活动。

       乡土教育活动的成功与失败,端赖教师对乡土教育的认知与热诚;教师从搜集资料、田野调查、整理内容,规划编辑学生学习手册和教师引导手册,透过乡土教学活动,建立学童与乡土之间深厚的体验与情感,如何激发学童尊重与关注家乡的情怀,教师扮演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但要了解学校所在地的乡土素材、结合地区居民和家乡特色外,还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性质和教学内容,参考各种辅助教材,考虑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媒体的取得和使用等要素,规划和设计乡土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进行,乡土教育能够落实。

       乡土教育活动兼顾了认知、情意、技能三大领域,等到五项课程纲领内容,各学校应建立乡土教育专业人才,依据不同专长的教师或专业人员,进行协同教学;学校教师显得比较生疏的乡土语言与艺术教育部,应结合社区人士、学生家长以及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同时要加强乡土教育师资与人才的培育和进修、推动乡土教育研究和充实教学资源、研发乡土教学媒体和资讯网路,促进资源共享。

       四、重视母语和乡土艺术的教学

       过去,在强大力量的国语政策下,母亲对成为第二级语言,说方言却成为一种过失;乡土艺术和文化的不受重视,经常被贬为第二级文化而加用鄙视。在“爱国爱乡”比“”,“领袖”胜於”个人“的意识形态下型,国民小学教育中缺乏乡土材料,教育内容遭受扭曲,儿童对在台湾历史、地理、民俗、歌谣或艺术文化所知不多,对生于斯、长在这里的社区的无所悉,对在周围土地的历史渊源和人文脉络毫不关心。社会现实的扭曲和生活世界的忽视,儿童也会关心周围的一草一木,如何要求儿童认同乡土、“立足台湾”?

       近几年来,随著政治民主和多元社会时代的来临,亲近家乡、认同家乡,关心家乡,蔚为社会风气,寻找逐渐消失的乡土语言(母语)和艺术文化,促进族群相互了解和尊重,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五、乡土语言和乡土艺术的推展

       乡土语言(母语),这是文化里重要的单元,不只是是沟通工具,这个孩童作为学习的基础,的是当地人民生活的智慧。乡土语言(母语)分说话教材、读书教材。母亲对教和学,应先著重话音韵的学习,配合其它课程灵活应用;其次才能进入读写教学,并编纂相关教育材料以供使用。说话教材应该从“听力训练”开始,配合音乐标志辨认,帮助了解语意,进而配合母语发音和心甘情愿音的方法帮助分析语音,透过”说话训练。”,增进说话和表达能力;读书教材则关注轻音乐、和困难因素变化调整的训练,透过汉学幼稚、故事、寓言、儿唱儿童话民间歌谣、谚语格言、歇后语、绕口令、古典诗文、现代散文等教学活动,让读书更为流利。初步实施母语教学,应该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材料,透过活泼生动的讲解、表演、参与观察、欣赏等方法,让学童在不知不觉中熟练自己的母亲说。

       乡土艺术分家乡的传统戏曲、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教育材料。传统戏曲又分大戏(南管戏曲、北管戏曲、歌仔戏)、小游戏(采茶戏、车鼓戏)、木偶戏、布袋戏、皮影子戏、木偶戏)。;传统音乐则分别民歌(福佬系、客家系和原住民民歌、创造乡土歌谣)、器乐(锣鼓乐、鼓吹乐、音乐会、大合奏乐)、南管乐队、北管乐队、祭祀典音快乐;传统舞蹈是分原住民的歌舞、阵头小游戏舞蹈(舞龙、舞狮子、宋江阵、踩跷阵、桃花过渡、跳鼓阵、车鼓阵、八家将、布马阵、公背婆、师公戏、牵亡阵、跑早船、水族阵、牛犁阵..)、戏曲舞蹈、民族舞蹈、其它(功夫舞、杂类)。传统美术则分别画(民间彩绘、民俗版画、木书画、台湾美术)、书法、对联、春联、扁额、牌坊、金石碑刻、善书、文件和文件)、篆刻、工艺(生生活用具、宗教器物、民俗家具、儿童玩具、其它)、建筑(住宅住宅、庭院花园、宗族祠堂、庙宇建筑、文教建筑、纪念性建筑、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及公共工程)、原住民间艺术(建筑、工艺:陶器、木雕、编器、编纺织、皮革、装饰)等。

       乡土语言(母语)和乡土艺术就属于地域性,学校老师最为缺乏,又没有一致性或统一性的“标准化”教育材料。教育部每年补助学校经费推展传统艺术教育,本县国教辅导团“乡土教学活动科”的办理乡土教材教师研习,敦聘请专家学者指导,辅导教师认识乡土语言、乡土艺术的特色和内涵,增加教师教学知能,以达成乡土教育的目标。

 

       六、结语:

       家乡的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和邻居之爱的延伸,的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乡土教育资源,因是”社区“与”活动“导向,与学生生活最为亲近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原因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学生在寻找根溯源的学习活动中,家乡的活动经验,丰富了学生生命的内涵,从熟悉的家乡情境中建构了”社区感“和”乡土情“,从透过规划、有目的经验活动中,孩子会加倍感亲切与温馨,在孩子心中一定会留下深刻的记忆;学生从了解与认同乡土艺术文化,涵养自尊自重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尊重他人离乡背井、各族群互相尊重和学习的想法,从凝聚民族文化的整体图像和情感中,开展气度,拓展视野,产生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爱。

       总的,落根于本土文化、朝多元发展的乡土教育才刚起步,起步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如何使家乡教育走得正确、自在、稳健,如何走向共生共荣、一体同命温馨的社会,建立人民主多元文化的世界,实在有赖大家的关心和投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