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光:一颗志愿心 十年善行路
2019-02-22来源:慈善公益报
       图为2019年春节当天,李荣光(右四)带领志愿者慰问孤儿,送上新衣及新年礼物。甘慈 摄
 
       李荣光,甘肃省嘉峪关市慈善志愿者协会会长,一个刚过不惑之年的西北汉子。李荣光投身慈善至今已有10年,成为嘉峪关慈善事业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倾心倾力组建志愿者团队
 
       在嘉峪关,提到李荣光的名字或许知者不多,但一提到他的网名“焦点”,人们就会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10年前,“焦点”已是嘉峪关网络社区众所周知的人物,以其理性的思维与正直的观点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尊重。从那时起,李荣光便想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着手组建嘉峪关公益网志愿者团队,希望利用闲暇时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一点正能量的事情。
 
       作为志愿者团队的创建者与负责人,李荣光把慈善事业当作自己的理想用心用力去做,不断发现与发掘慈善公益主题,提升志愿者团队价值,为嘉峪关的和谐进步贡献力量。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多年来,李荣光与他的志愿者团队策划、组织、实施了多种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如清明时节组织开展以“文明祭祀,宣传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倡议广大市民网上祭奠,爱护与保护生存环境;联合交警部门及全市驾驶员组织开展以“珍爱生命,拒绝酒驾”为主题的签名宣誓行动,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共鸣。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李荣光带领志愿者团队在嘉峪关雄关广场为地震灾区募捐,带动数千人参与。同时,六一儿童节期间,李荣光和团队成员组织农民工子女登上嘉峪关城楼,期望与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嘉峪关市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李荣光与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安保活动,向世人展示嘉峪关市青年志愿者的风采。此外,志愿者团队还组织开展了“长城文化万里行”等文化活动,使钢城市民对古长城历史有了进一步认识。
 
       多年来,李荣光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在嘉峪关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角落传递着慈善的温度——他们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送去关爱;为空巢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参与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并向广大市民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为救死扶伤参加造血干细胞采样;为“跪着行路”的残疾人罗连生发起网上募捐;为不幸烧伤的小尤洋组织救助捐款;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道为青海达日县藏区牧民捐赠御寒服装……这一桩桩一件件公益善举铺筑了李荣光与志愿者团队的公益慈善之路。
 
       有人说,做慈善做公益就是为了去帮助更多的人,李荣光认为这只是一个层面。他说,做慈善做公益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帮助别人,从而体现人生的宽广,感恩的价值。
 
       岁月无悔用爱心照亮人生
 
       十年如一日,李荣光带领他的志愿者团队奔走于嘉峪关的家家户户、角角落落,不断奉献自己,温暖他人。李荣光常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便具有了同等的价值。志愿活动虽然繁多而忙碌,但每当回忆起来,李荣光都不无感慨。他说:“做慈善真心会上瘾的。刚开始只是兴趣与冲动,中途也曾经历了短暂的疲惫期,但当我每一次感受到自己被社会需要,被人们认可,一种强烈的存在感与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所有的疲惫与懈怠也就烟消云散了。”
 
       李荣光与其志愿者团队10年里不间断地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从拒绝酒驾到宣传低碳生活,从爱心募捐到灾区救助,从助残助孤到长城保护,从大型赛事安保到关注弱势群体,从关怀空巢老人到关爱留守儿童……在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中,李荣光总是身先士卒,用爱心行动感动、感染着大家。
 
       付出终有回报。10年来,李荣光先后荣膺“嘉峪关市感动青春人物”“嘉峪关市优秀志愿者”“嘉峪关市优秀助残志愿者”“雄关好人”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嘉峪关市民的交口称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