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救灾助力公益组织救援尼泊尔
2015-05-11来源:京华时报
 北京时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受灾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造成严重伤亡。我国西藏地区受灾也较为严重,救援难度大。

信息救灾助力公益组织联合救援

  北京时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受灾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造成严重伤亡。我国西藏地区受灾也较为严重,救援难度大。

  这场地震也震动了中国公益界,各救援队反应迅速,陆续输出国际救援。多家基金会倡议紧急联合行动,具备较多救灾经验的公益机构在当地开展搜救、物资发放及灾后救助等。除了前线救灾与筹募资源,卓明团队的信息救灾也同时在后方进行。

  这或是中国民间组织反应最快、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救援行动。

  信息救灾

  后方比前线更了解情况

  从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发生后,郝南和他的团队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卓明”)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日日夜夜。

  作为以专业处理灾害救援信息为工作内容的民间组织,卓明在雅安、鲁甸等灾害中的快速反应和专业表现得到多方肯定。

  14点11分地震发生后,郝南错过了一个未接电话,也许预感到发生什么,他开始刷微博,“没想到地震了,震级这么大”。

  他马上在微信群里通知、召集在线的志愿者进入工作状态,由特定的备勤人员电话通知所有的骨干上线。卓明成立5年,全职工作人员只有两名,也没有固定办公室。郝南说,只要有准备,有网络、有电脑和电话,他们的工作在哪里都能完成。

  震后40分钟左右,卓明启动了一级响应,这是卓明成立以来第一次启动一级响应。

  18点34分,距离地震发生四个多小时,他们的紧急研判报告出炉。内容涵盖本次地震可能会造成多少人员伤亡、哪些县损失严重、哪些会成为救援难点、多大程度上需要国际援助、如何从国内抵达震中附近等信息,共1454个字。这份研判后来一直滚动更新到当晚20点。

  当晚,由卓明牵头的尼泊尔地震灾情分享会在YY语音频道直播,介绍尼泊尔地震的各方面灾情分析及救援进度,向所有关注尼泊尔地震救援的组织和个人开放。这一分享会在震后7天每天晚上8点都会进行。

  4月26日上午8点,第一版救灾简报正式对外公布。这份被评价为“全景式的尼泊尔地震情况救灾简报”被多家公益组织转发引用,更为身处前线的包括国家救援队在内的多家救灾组织提供了信息支持。

  “这是我们反复培训演练的结果,近几年国内大一点的自然灾害,我们都会发布简报,几乎所有有民间组织参与的突发自然灾害,我们都会做出响应。5年的不断参与保证了这次巨灾响应的效果。”郝南说,灾区就像一个迷宫,身在前线的救援人员信息有限,而在后方的他们身处迷宫之外,可能比救灾第一线的人更了解全局的情况。

  用生命换来的救援经验

  之后的日子里,郝南和团队成员一起,每天发一期简报,大家白天更新、汇总信息,晚上12点开始汇编,第二天上午完成。为此次地震汇集而来的300多名志愿者大多互不相识,却在QQ群、YY语音、微博、微信上实时协作、沟通信息。

  每期简报都详细介绍了灾情、村组、天气、交通、需求、政府、民间等灾区的最近情况。每一条信息背后都有大量志愿者工作的支撑。他们需要将每期中文简报译为英文,供国际救援队参考,还曾一天翻译一份上百页的英文尼泊尔灾害响应手册。每天光核实简报中提到的村庄名称,就要花去四、五个小时的时间。

  但相比以前国内灾害,这次尼泊尔的地震让郝南压力大很多。郝南说,以前他们能收集到政府、公益组织在每个村庄做了什么,各地受灾情况如何,但这次太多信息,超出了他们的处理能力。“光reliefweb一个网站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参与本次响应的资料就有800多篇,看不过来。而且正因为信息获取困难,压力更大,我们的报告是会影响到一线团队行动的,不能出错。”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一路走来,卓明积累了一套应急机制和响应流程,平时也会进行演习。每级响应都会有不同的预案,需要的志愿者人数和响应机制是不一样的。多次事实证明,他们的研判模型已经成型,研判的结果和最终的实际情况在数量级上往往是一致的。

  郝南说,每一次的救援都是在交学费,积累经验。这几年中国民间组织的救援专业能力和协调性都在明显提高,而每一次的经验都是以遇难者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他们必须利用起来,梳理好救灾信息,从而提高救灾效率。“应对灾害的经验和方法,应该传递下去,常规化应用起来。”

  黄金72小时之后

  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郝南和他的团队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只怕错过重要信息。

  对于救灾信息,通过这几年的训练和实践,他变得很敏感,仿佛能通过数字看到事情发生的过程。“看到那些信息,就好像看到这些人在我眼前一个一个死去。如果一个村庄消失了,我眼前出现的就是几百人生死瞬间的情景。看到一个村庄房屋倒塌率90%以上,我就能看到几十个家庭围着一袋米的场景。而这样的需求很多很多,却缺乏关注和支持,这让我很无奈。”

  郝南说,联合国评估受灾人数达800万,超过当地人口四分之一,其中预计有280万人无家可归,140万人急需粮食援助。灾民目前境况极为严峻,还需要清洁饮用水、住所安置及医疗等支持。“我希望大家不仅关注黄金72小时,对我们来讲,救援才刚刚开始。我们现在尤其要引导救援力量进入偏远地区的村庄,实施人道主义援助”,郝南对于尼泊尔安置阶段的工作充满担忧,联合国发布的数字,一个比一个不让人乐观。

  志愿者廖阔亲历此次地震,5月1日她回国后加入卓明团队。地震发生时,她在尼泊尔已经待了4个月,正在为毕业论文寻找素材,不曾想迎头撞上了一场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她义务帮助一位死者处理善后。在火葬场,哭声此起彼伏,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悲伤的情绪感染了她。作为尼泊尔地震的幸存者,当她看到中国商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华人自救队并积极投入救援,她义无反顾就投入了志愿救援工作。

  如今,廖阔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灾区村落情况的统计并和媒体接触,把她在尼泊尔看到的故事描述出来,传播给大众。每天,她和线上线下的志愿者将统计的灾情整理录入数据库,并反复核实。对于核实过的紧急灾情,推送给中国在尼泊尔的救援团队,作为他们行动的参考。

  每天晚上,卓明各地的核心成员都会在线上碰头,分析灾情,规划工作,偶尔说到灾区里的一些故事,大家会沉默一下,然后继续讨论。有一些照片,廖阔会结合自己在尼泊尔的经验,讲出照片背后的故事,比如失去女儿的父亲因为一直擦拭眼泪而浸透的衣领—这些故事往往过于令志愿者们伤感,大家会默默把照片保存起来,转回头更努力的工作。

  公益组织实践

  井喷式参与海外救援

  灾难无国界,尼泊尔地震也给了中国民间组织第一次大规模参与海外救援试水的机会。中国蓝天救援队、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蓝豹救援队”、爱德基金会、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网络等组织踊跃参与,第一时间前往尼泊尔参与救援。如此大规模海外救援实属历史上首次。

  壹基金副秘书长、项目总监李弘表示,中国民间组织参加国际救援,是基于人道主义准则,即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安全和在灾害下的基本生存条件。每一个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救灾机构和团体,只要条件允许,都会积极参与到此次地震响应中来。

  蓝天救援队在国际救援队伍中是较早到达的。外联部部长王英颉介绍,截止到目前他们共派出120人前往尼泊尔地震灾区救援,目前队里仍有43人在尼泊尔参与当地灾后过渡安置工作。

  为了救援,蓝天救援队带去了充足的物资,从重型破拆装备、无人机、生命探测仪、卫星电话、发电机和医疗物资等救援设施到急救包、无线电手台、急救绳索等装备和日常用品。

  尼泊尔灾后一片混乱,王英颉表示,当地提供的救援信息比较少,哪里需要救援要救援队自己先去排查。比较幸运的是,蓝天救援队在前期工作中联系了当地的华侨工作者,在人员到达前搜集了求助信息,节约一定时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高度评价中国公益组织第一次大规模参与海外救灾,他说,在地理上,尼泊尔距离中国较近,有到达的地缘优势。“经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后,中国民间公益组织有参与地震救援的实际经验,专业化程度、回应性、效率、合作上都有很大进步。”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表示,以往救灾一般都在国内,这是民间公益组织参与国际事务的第一次尝试,体现了民间组织的国际力量。

  国内外组织协同合作

  王英颉介绍,跨国救援的难点在于协调,救援队要形成从前方到后方的保障链条,不同救援队伍之间信息搜集要共享,不同国家技术体系也要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提升救援效率。

  壹基金在雅安地震之后与其他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国内“基金会救灾协调会”,在尼泊尔地震当天“基金会救灾协调会”就开始收集灾情做相关准备工作。4月26日在北师大召开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救助儿童会等国际机构和国内多家基金会参与的“尼泊尔地震—中国社会组织信息协同平台”沟通及协作机制会。

  这一机制在尼泊尔前方和国内均开展工作,通过会议机制,信息共享,资源合理配置,共同保障中国社会组织在尼泊尔国际救援行动的安全、有效、有序。“每天晚上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开会,分享当天各自的进展及工作经验,作为中国国内社会组织第一次大规模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这样的表现已经不俗。”李弘说。

  作为国际救灾联盟在中国唯一成员机构,爱德基金会在4月25日当天就联合国际救灾联盟向全球147个国家的成员单位发出了第一份灾情简报,为尼泊尔灾区呼吁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截至目前,爱德已经通过网络平台众筹善款200万元,用于尼泊尔地震救援工作。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在联盟中第一次为另一个国家发出呼吁。经成员单位协调,派了工作人员到达当地。与在中国救灾不同,他们对交通状况、地形不熟悉,物资运输也更艰难,而且语言、文化传统、习俗不同。

  “不要试图取代当地机构,而要依靠当地社会组织并培育当地志愿者、合作伙伴。取长补短,发挥各自擅长的。”丘仲辉认为。

  专家建议

  借鉴国际联盟救灾体系

  爱德基金会的丘仲辉介绍,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系有一套严格的架构、规则,流程、原则、标准和一系列的方法。这与国际发展工作、人道主义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值得国内公益组织借鉴。

  郝南也认为,第一次大规模地走出国门去救灾,是公益组织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了解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是怎么实现的。他介绍,国际上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完善的救灾体系,由若干个标准组成。在这次尼泊尔援助中,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组织在联合国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组成了11个部门,分别为安全保护、食品、住所与非粮食物资、营地安置与保障等。负责协调的机构以信息协同的方式来协调这些部门的工作。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体系已经运作得相当成熟,而且卓有成效,这一点在尼泊尔地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遗憾的是,国内对这套体系不了解。中国只讲救灾的概念,现在开始倡导防减灾,但其实严格说来,‘救灾’这个概念不在灾害管理概念体系中,而更接近人道主义援助领域。灾害管理包括防灾、消灾、备灾、响应、恢复、重建等几个阶段。救灾与其中每一个都有关联,和备灾响应关系最直接,但也有区别。”郝南介绍说,联合国减灾大会,3月份刚刚在日本仙台落幕,4天里办了四百多场活动,只有极少数的几场是中国设置活动议题,体现我们在这个国际领域的话语权严重不足。

  郝南认为,人道主义是跨国界的,应在国际救援中使用统一的标准,作为客观评价人道主义援助实际效果的指标。4月上旬,卓明和其他几家国内机构一起主办了一场“环球计划—人道主义宪章与人道主义赈灾最低标准”的培训,全国25个省市的50多家组织负责人参加,学习效果非常好。虽然这种国际标准的具体指标在落地上可能有一些困难,但思路和范式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的。

  郝南说,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有十几个人投入了这次救灾工作,学习成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会在现场观察,帐篷之间的间距是否合理,厕所的设置是否足够和方便,饮水的卫生是否有保证,粮食的供应能不能满足各类人群营养的需求,儿童、妇女、老人是否可以得到适当的照顾等等,以此评估救援工作是否到位,需要做哪些改进。

  重在培养防灾减灾意识

  邓国胜表示,救灾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预防。这需要公益组织不仅积极参与灾后救灾与重建,更需要加强社区灾害预防知识的培训,同时公众的意识也要提高。

  刘佑平认为,虽然灾害发生后救灾概念更易于传播,事实上我们更需要把精力放在平常生活的防灾减灾上,比如教育系统要培养学生简单的防灾意识,社区要有防灾设施,防灾减灾要走进学校和社区,这是一个需要多面携手推进的全民大工程,需要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努力。

  李弘说,灾难发生之后,在感叹生命脆弱之余,最重要的是,如何才能避免灾难再次重演。“整个社会还是要重视减灾和备灾工作,尤其是针对日常的公众包括儿童的减灾教育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得灾害来临时候当地人能开展自救互救,提升整个社会应对灾害的能力。”

  他介绍,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接受灾难的发生,才能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它。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和演练来掌握正确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就公众而言,通过此次地震和近几年的地震灾难,意识到地震离我们并不遥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