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热”的冷思考
2009-01-18
(2009-01-18 01:54:40)

儒家思想是不是糟粕?

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孔子热”。在民间层面有方兴未艾的“读经热”(主要是儒家经典),在国家层面有在海外大举举办以推广中国文化为责任的“孔子学院”。

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尽管受到过道家佛教等思潮的冲击,但宋以后的中国是儒释道合流、以儒为主体的社会。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又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儒家思想在帝制时代在两个层次发挥作用,在国家层面作为治国体制和培养选拔人材的工具,在民间层次作为伦理道德的标准。是儒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思维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而不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虽然两者有紧密的关系,但剔出糟粕后的儒家伦理道德却具有超越意识形态的价值。后世一些迂儒发展出的冷酷的礼教工具,彻底地以皇权和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是应当摒弃的,但不能以此为理由,完全否定儒家道德。

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是一种对较高道德标准的精辟概括,在新的时代完全可以以新的内涵表现出来。儒家政治具有僵化性,但儒家道德却有自身的调适功能。

我们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就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当然应该包括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要尊民主法治,也要尊仁义礼智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东西方优秀思想在中国的有机融合。

如果带着一种偏见去看儒家思想,就会觉得它永远是落后的象征,是为现代社会所不容的。实际上,儒家在失去正统地位以后,在民间发展出新儒学思潮,对社会越来越有影响,当今的“孔子热”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思潮推动的。

儒家思想能不能救中国?

虽然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复兴对中国的发展大有裨益,但如果因此而预言,儒家思想是中国的唯一希望,甚至是拯救世界的希望,那就大错特错了。

儒家思想既未挽救历代王朝于历史周期性的灭亡,也未挡住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儒家式的政治本身也有其致命缺陷。儒家思想从孔子起,便是“向后看”的政治哲学,言必称三代,以实现古代的理想社会为最高目标。儒家思想在后世只有附属于帝制,成为其统治的工具,才得以继续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在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是三民主义领导中国推翻了满清帝制,是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儒家思想在政治领域一直处于一种无能和无为的地位。儒家思想只能在民间部分地恢复,不可能也不能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

一个现代国家当然不能以道德治国,但要以道德来维持社会,以法律来治理社会。中国不能完全寄托于法治,也不能过多地依赖德治,应该是上层建筑的法治与下层意识的道德自治相结合。

对以“孔子热”为代表的儒学复兴正确地加以引导,既发挥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贡献,又不能走复古的老路子。儒家道德在民间层面恢复,当然以其自然进程为主,政府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一些人信奉。

在民间的“孔子热”中,最主要的是防止“孔子热”的商业化。一些地方政府和商人借孔子发财,无形地损害了儒家思想的形象和价值。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本身就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如果现在有一部分民间人士以儒士的身份出来呼吁社会上的一些改良,这会有助于中国社会道德的建设和公民个人觉悟的提升,为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应该对以“孔子热”为代表的儒学复兴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嘉昱/文)

来源:燕赵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