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厨房援建会在京举行
2012-10-29

 农村学校厨房援建会在京举行

2012年10月29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研讨会现场 方洪洲 摄

  2012年10月28日,教育部、卫生部等相关负责人和国家政策研究专家、著名营养学教授、多家民间公益机构负责人在京召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研讨会”,“官民对话”共议国家关于“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民间公益机构在几年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有效解决方案,尤其是关于当前在一些贫困学校中较为突出的以“有米无锅”为代表的学校公共厨房紧缺、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致使国家营养餐政策的推行在地方落地时遇到困难等实际问题。民间公益组织在解决学生营养餐方面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通过为贫困地区学校改善厨房设施从而保障国家政策有效推进方面的努力,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多家公益机构负责人称,将会继续在该领域探索更高效务实的解决方案,为国家施行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农村学校“有米无锅”问题值得关注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办,九阳希望基金承办,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协办。教育部财务司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处周为处长、卫生部疾控局慢病营养处吴良有处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监司邓喜先、著名营养专家陈春明教授、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院长、免费午餐基金发起人之一邓飞先生、地方青基会和教育局负责人等参加了研讨会。自2011年11月份政府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全国699个县(市、区) 约2600万学生从中受益;其间政府又连续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有效执行。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因厨房设备短缺,“有米无锅”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学校即使获得国家拨付的营养餐费,却仍然无力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正餐。
  
  近日,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出席“第三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报告时提到:目前全国农村地区学校基本上有三个供餐模式, 53%的试点学校已经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为学生提供饭、菜、汤等正餐,但还有47%的学校因条件限制等各方面原因,只能进行购买供餐服务,或是家庭(个人)托餐服务。田司长在报告中还提到:学校统一供餐既便于学校管理,又可以相对控制食品安全。

  九阳希望厨房分享民间公益经验
  
  在解决学生营养餐问题上,民间公益机构近几年的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九阳希望厨房”、“免费午餐”、“桂馨基金”等公益项目的负责人在研讨会上都把各自在解决学生营养餐项目中探索出的经验进行了分享。
  
  作为“希望厨房”项目的发起方之一,九阳公司于2010年起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九阳希望基金”,并开始与中国青基会联手在全国为贫困学校建设厨房。该项目技术总监王运波称,九阳成立了专门的“希望厨房”实施项目组,经过2年多实践,走访上百所学校,目前已实现项目制管理的系统化和专业化。据了解,目前九阳公司已在全国14个省的296所贫困学校建成“九阳希望厨房”、约16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希望厨房、桂馨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在内,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在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建起了较为规范、满足基本需求和卫生要求的学校厨房、能够为学生供应热食正餐。上述民间公益项目,一般是通过对学校原有厨房的基建、水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资助学校供餐必备的现代化厨房设备,如大型豆浆机、蒸饭车,开水器,消毒柜等,以实现让孩子们吃上一碗热饭的基本需求。
  
  在本次的研讨会上,教育部财务司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处周为处长就“政府推进农村学校厨房建设”的进程做了介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于明潇博士也借助大量的一线调研数据介绍了我国贫困农村厨房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而目前率先实施营养餐的地区又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条件差,交通不方便,这都是现实存在的挑战。

  九阳希望厨房技术总监王运波回顾了九阳在近两年半时间里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全国农村学校供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借鉴意义:九阳希望基金通过对上百所学校的实地调研,9次对资助的标准化方案进行重大调整;借助其在厨房电器设备领域的丰富经验,实现了从最初完全没有一套成熟的厨房建设标准化模式、没有专业的设备研究到如今实现了项目制的系统化管理。王运波总结了农村厨房建设中的7点挑战:1、再小的一个厨房所需要的设备也是跨好几个行业,需要较专业的厨房电器设备知识、并进行高效的跨界资源整合;2、厨房设备使用环境的挑战;3、学校安全意识不强;4、设备使用人员不固定;5、学校使用设备的经费不足;6、设备难以由农村学校自行安装和维护,而农村学校地点较为分散、因此对售后服务的挑战很高;7、大型厨房电器设备较重、且农村学校地点偏远,导致物流成本很高。王运波举例说:大部分的厨房设备适用环境都是城里,在运到农村学校之前其实需要做很多的设备改进,比如针对农村学校用电环境简单、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情况,需要对大型电器设备加装空气开关等安全防范措施;而对于农村地区一般采用地下水而不是自来水、水质较硬容易结水垢影响机器热效能、缩短使用寿命的情况,则需要对大型豆浆机、开水机等水设备加装前置的过滤水质装备;而学校一年两度的寒暑假,在一些山区尤其是北方严寒地区,很容易导致机器设备在长期不开机使用的情况下出现故障,则更加需要提前对机器设备进行预先保养……还有许多类似的细节,任何一点考虑不周,都会导致农村学校厨房援建的时间拖长、成本剧增、效果却往往事倍功半。
  王运波在报告的最后提出7项关于农村地区学校厨房建设的重要建议:1、引进市场竞争,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2、专业评估设备的实用性、节能性;3、多重安全保护措施;4、设备辅件不能掉以轻心;5、规范安装不能马虎;6、节省中间不增值物流费用;7、边整改边整合,逐步标准化等,对现阶段的农村学校厨房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在点评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国著名营养学家及营养政策研究专家陈春明教授也十分认可“九阳希望厨房”的实践模式。
  
  学生营养改善从一碗热饭开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马冠生副所长除了做主题发言外,还主持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如何发挥各方力量改善农村学校厨房条件”,中国农业研究科学院蒋建平教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在马军教授等都对如何发挥各方力量改善农村学校厨房条件进行了讨论。知名记者、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邓飞先生也出席了研讨会,并呼吁学生的营养餐要真正落地没有捷径可走,从长期来说人必须吃饭、吃热饭、吃饱饭,尤其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不能仅仅靠购买饼干牛奶面包来代替人的一日三餐。学校供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从一个厨房、一口锅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才能真正让孩子们吃上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