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透明还需提速
2012-06-29

中国慈善透明还需提速

2012-06-29    来源:重庆商报

  昨日,已淡出舆论热点多时的中国红十字会(以下称“红会”)又重回公众视野,引发新一轮关注:
  
  有再揭“疮疤”的:民政部旗下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当天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11年红会接收捐赠约28.67亿元,同比减少59.39%。
  
  有表态鼓劲的:同日,红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在《人民日报》发文畅谈红会的改革与发展。
  
  尽管二者都未提及“郭美美”,但明眼人知道,又怎少得了她的身影呢——正因为受发轫于去年6月下旬的“郭美美事件”等的重创,红会信任度长期降至冰点,个人捐款由此剧降,导致红会去年接收捐赠同比减少近六成;而赵白鸽在党报上谈红会发展,则是基于“郭美美事件”已过去一周年,在此关键节点须表明态度以提振公众信心。
  
  只不过,“揭过去疮疤”与“憧憬未来”在同一天出现,也颇有“让你来捧场、你却来抵黄”的意味,毕竟,“理想再丰满”,也禁不住“现实很骨感”的釜底抽薪。不期而遇的“撞车”,可能让红会与赵白鸽大感尴尬。
  
  而更大的尴尬还在于,红会去年底公布的财务报告称“2011年全国各级红会共募集款物41.98亿元”,而今最新报告却说红会接收捐赠约28.67亿元,相差悬殊,谁更真实?即便可能有统计口径的问题,但一个是自说自话的数据,一个是第三方民政部所属机构数据,公众相信哪一个,不言而喻。
  
  一个“郭美美事件”,让红会陷入全民信任危机难以自拔。为重树公信力,一年来,有关部门和红会付出了艰苦努力,如果最终证实红会去年捐赠数据“造假”,屋漏偏逢连夜雨,红会再失公信力,再如何努力,又有谁信呢?
  
  当然,还有尴尬是,尽管红会方面今年3月宣称“我们正在开始走出信任危机”,但最新舆论表明,红会似乎至今都未走出信任危机。
  
  对“红会去年接收捐赠同比减少近六成”,网民昨日跟帖如云,诸如“谁捐谁傻啊”、“可怜,居然还有人捐钱”、“反正我是不会再捐一分给红会,要捐就直接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之类发言此起彼伏——原生态的网民声音,折射出的是多数人仍不信红会的社会情绪。
  
  而最大的尴尬是,陷入全民信任危机的不仅红会,凡有官方色彩的公益慈善机构都如此。中国人向有“吃大户”的观念,所以“彩票巨奖得主须捐款献爱心”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不捐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近期福彩5.7亿大奖得主分文未捐,却未激起舆论炮轰,相反,支持不捐款的竟占66.4%,要求捐款的仅占9.2%。出现如此反转大戏,实则是公益慈善机构公信力缺失的最好印证。
  
  “郭美美事件”后的一年,中国慈善在信息公开、捐赠透明度等方面的进步,确实前所未有(如民政部规定日常慈善捐赠15个工作日须公开,中国慈善捐助信息系统预计年内上线),但公众渐行渐远也显示,公益慈善机构信息透明度方面的努力,还与公众期望有很大差距,接下来还应有更多实际而具体的措施跟进。
  
  现在的新现象是,公益慈善机构接受捐赠少了,点对点的捐赠却多了;基于微博平台的全民互动慈善形式“微慈善”近期更是风生水起、渐入人心,汇点滴爱心为暖人洪流。但不论是点对点捐赠增多还是“微慈善”成慈善新局,核心原因都是透明度高、便于监督。
  
  公益慈善机构冷而民间慈善热,显见中国慈善不缺热度,缺的是透明,而现在,更缺的是实现这种透明的速度和力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