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2012-05-24

广州将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2012年05月24日    来源:南方日报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逐步向社会组织放权,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社会组织”一词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相关段落频繁出现。就此,“如何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这一话题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方面,惠州积极探索,勇于尝试,主导政府“松绑”,推动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并通过购买、补贴、奖励项目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步伐。

  但由于受多方因素影响,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惠州的社会组织发展比较缓慢,整体规模偏小,先天发展不良,能力不足,普遍缺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经验和手段等。据悉,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登记的社会组织共1440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近2.7万人。在这些现有社会组织中,近40%社团是挂靠在部门(单位)的专业性团体,行业协会仅约占6%,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是民办教育类,政府和社会急需的行业协会类、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较少。

  创举?“特色之家”分担社会治理任务

  一到傍晚时分,惠州市区横江二路便开始热闹起来。十来辆样式统一的推车整齐地摆放着,摆卖的物品包括水果、蔬菜、烧烤等各种类别,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

  “以前每次出来摆摊都心惊胆战,生怕遇上城管被没收了家当。现在有了固定的摆卖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来摆卖就行,再也不用担心被抓了。”因为摆卖种类多,价格也实惠,水果摊主林女士的生意一向很好,她告诉记者,摆卖疏导点规范起来后,来这里买东西的市民比以前多了,她对流动商户的设置很满意。

  为了破解小贩和城管之间紧张的“猫鼠关系”,去年初,惠州开全国先河成立“流动商户之家”。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惠州市区(包括惠城区、仲恺区、惠阳区、大亚湾区)有流动商户6044户,约24182人;已登记入“家”的有4283户,16001人。

  有了固定疏导摆卖点,同时也有了反映诉求的渠道。自“流动商户之家”挂牌成立到现在,“流动商户之家”的四级管理和服务网络机制已经形成。如今,流动商户如有诉求,可直接前往市流动商户之家反映。城管行政执法部门会定期到流动商户之家、工作站和工作室接访,听取诉求和建议。

  “成立系列特色之家只是我市推进社会自治的一个新开端。当前,惠州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也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政府负担越来越重,我们很有必要逐渐将一些公共服务交由社会力量去做,让民间组织更多地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一观点。

  在惠州,“特色之家”这类非公社会组织,已逐渐走上分担社会管理职能的道路。

  现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数量不多

  “目前,惠州已有一些社会组织在发挥社会管理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协会、惠东鞋业商会,还有富有惠州特点的‘特色之家’以及一些公益社团等。”惠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叶思南介绍。多年来惠州市内的非政府组织,不仅在充当“社会润滑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方面颇有成效,而且还扮演了“助推器”作用,有效促进了惠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外,惠州市“一窗灯火”公益团队也在公益帮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团队负责人黄伟辉介绍,截至目前,该公益团队已向100多所学校赠送过图书,走进了100多所学校开展心灵健康知识讲座,开导了100多名困惑青少年。近年来,其向贫困少年儿童、患病青少年、残疾人家园、地震灾区等募捐累计人民币近百万元。目前,该团队还承担了省、市财政重点支持发展志愿服务项目:12355与青少年心连心和惠民之州文艺巡演直通车。

  “惠州的一些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确实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从全市整体来看,惠州真正有实力参与社会管理的社会组织还不多,可以说是比较少。”惠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叶思南介绍,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登记注册制度等因素影响,惠州的社会组织发展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

  叶思南介绍,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惠州的社会组织发展比较缓慢,整体总量偏少,规模偏小,发育程度不高;同时大部分社会组织皆挂靠于政府部门,组织结构不够合理,服务能力偏弱,普遍缺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经验和手段。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社会组织总共1440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约为2.7万人。目前,惠州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的数量只有3.3个,这个比例相比深圳和东莞等兄弟城市,要低很多。

  困境破解?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叶思南认为,社会管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目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主导政府向社会组织放权的过程中,培育发展种类齐全、专业性强的社会组织,并激发其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步骤。

  “惠州的社会组织发展较慢的原因,主要是受此前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及登记制度等因素影响。目前,在社会组织登记方面,惠州已经出台相关改革措施,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简化社会组织登记程序。”叶思南介绍。

  据介绍,去年,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惠州将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工商经济类社会组织直接申请登记制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

  “这一制度显然降低了社会组织登记门槛,以前社会组织登记必须找业务主管部门,有了业务主管部门,社会组织才有资格申请登记注册。”黄伟辉介绍,在去年实施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之后,目前社会组织登记手续简单多了。

  针对目前社会组织规模较小,较为零散等问题,叶思南介绍,目前惠州已在规划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惠州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选址目前已经确定,即原来的惠州市质检所,计划利用政府这一现有的物业,划出近2000平方米场地改造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黄伟辉认为,惠州要是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惠州的社会组织发展将迎来一大新机遇,“对于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首先有了专业人才指导和专项扶持资金,可以帮助解决实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社会组织少走弯路。其次是解决了社会组织的办公场所难题;此外,各类社会组织的集中办公,可以增加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

  未来?2015年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逾6个

  叶思南介绍,今后3—5年,惠州将重点培育和发展5类社会组织:一是行业协会;二是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三是社区社会组织;四是职业类社会组织;五是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其提出,到2015年,全市社会组织总量要达到300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6个以上。其中,力争到2015年,原则上每个街道、乡镇培育发展一个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一个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黄业斌表示,惠州将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深化登记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组织登记准入门槛。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形成法律、政府、社会监管与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格局。二是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建立市、县(区)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三是提高社会组织影响力。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社会组织评估制度。

  此外,惠州还将建立健全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政府部分公共服务、事务性事项采取公开招标、项目发包、项目申请、委托管理等方式,以契约为基础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向社会购买服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