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需要整个社会参与救赎
2011-12-08

  打拐需要整个社会参与救赎

  2011年12月08日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安部打拐办近日表示,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将很快部署开展接送流浪儿童回家行动,明年年底前将消除城市街头流浪儿童乞讨现象。今后全国警方将继续实行对拐卖儿童犯罪的“零容忍”政策,对被拐儿童一律解救,全部送往福利院妥善安置,不得由买主抚养,逐步压缩和消除买方需求,从源头上减少拐卖犯罪的发生。
  
  打击拐卖儿童最初是由网络发酵,微博上一些民间人士的行动开始令全社会关注此事。人们开始不得不惊奇地发现,原来拐卖儿童现象在近年来越来越突出。这意味着,打击拐卖儿童的任务不可能完全以一种运动式的方式来完成。拐卖儿童本身是一类人因为对利益贪婪而钻了制度与道德的空子,因此除了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以外,还应该抱着一种治愈社会病态的心理来思考这个问题。整个社会道德重建的需求,已经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拐卖儿童几乎是我们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令人厌恶的副产品。其中夹杂着犯罪分子的贪婪,以及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缺失。制度与立法上应该在此问题上先行,目前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现在的形势有所差距,比如该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方面,放在第一位的是家庭保护,其次才是法律保护、学校保护等。我们认为,未成年人及其权益首先应该受到法律保护,这应该被作为一个法律与制度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努力方向。
  
  除此之外,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也应该鼓励有资格、具有专业水平的民间组织大力介入,比如对留守儿童的照看者进行安全意识辅导,或者照看一部分留守儿童,等等。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在不断攀高,人们的流动性平率与速率也无法停下来,这势必造成一部分农村的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照顾,众所周知,在一些“空心村”中,几乎只剩老人和儿童。这些老人负责照顾留守下来的孙辈,然而,这些老人们年轻时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完全不同的时代,那时候,物资虽然贫乏,但邻里互相信任,大家还通过情感与道德来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以及对利益的需求,所以这些老人——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壮年人,他们的子女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被拐卖的威胁,但如果这些老人以当年的思维来在现在照看孙辈,那么有时就会出现纰漏。比如,我们常会看到微博上一些爱心人士转发了这样的信息:某某小孩在自家门口被抢走、或是“走失”。这样的案例并不是单个事件,这提示留守儿童的照看者们首先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与一个半市场又出现道德真空的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民间组织也应该在这方面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的工作力度。这种合力,可以令人们对拐卖儿童防患于未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