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不做慈善但应做公益
2011-11-22

  企业可不做慈善但应做公益

  2011年11月22日     来源:北大社会责任研究所

  这个标题也许让很多感到困惑,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有何不同?
  
  慈善事业,是让弱势群体受益的事业,比如帮助孤儿院;公益事业,是让所有人都受益的事业,比如:支持一本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生活的好书的推广,支持帮助广大大学生提升素质的事业等等。广大大学生提升素质,就可以提高广大企业的利润,进而增加广大员工的收入,最终使全民受益。再比如,帮助大家提高婚姻满意度的公益事业。
  
  慈善事业的特点是,它没有什么规模门槛,有一百元,可以帮助一个人;有一万元,可以帮助一百人。但是,公益事业的特点是,它往往做好服务大众的网站,还需要做一定的宣传,才能有效地开展。这意味着,公益事业往往需要前期投入。
  
  说到这里,读者就不难理解本文的观点。企业可以为这样的公益事业提供启动资金,然后号召受益者为慈善事业捐款。这样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开展更多的慈善事业,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
  
  欧美国家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就是如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欧美国家的人们,从教会牧师的讲道和很多教会活动中受益的人,就乐意为慈善事业捐款,对慈善事业中的腐败现象的容忍度较高(因为他已经受益了);反之,捐款热情就不高,对慈善事业中的腐败现象的容忍度也较低。现在,国人捐赠意识比较淡薄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己受益太少。
  
  个人捐款,一般不会追求经济利益;但是企业捐款,一般都要追求经济利益。企业为慈善事业捐款,很难得到经济利益。企业的目标客户,都是有一定购买力的人。这些人,往往不会因为某企业帮助了弱势群体而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即便是该企业员工,也不会因为自己企业为慈善事业捐款而更认真地工作。总之,企业直接支持慈善事业很难提高经济效益,很难持续支持慈善事业。这就是现在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不多的原因。
  
  但是,企业为一本好书的推广(或其他能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公益事业)提供启动资金,同样可以获得公益捐赠发票,同样可以被媒体宣传,而且很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公益事业属于很特别。相比之下,某企业捐赠多少金额给某慈善机构的新闻,不太容易给人们留下什么印象。
  
  企业可以在书里可以直接做宣传和广告。看书的人基本上都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或者是未来会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是企业的目标客户或者是和目标客户相关的人(比如:看书的是年轻人,他可以购买老年产品赠给年老的父母或亲戚)。假如企业支持提升大学生素质的公益事业,就可以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触到该企业的产品宣传。企业支持这样的公益事业,还可以使自己的员工直接得到一定的帮助,使员工更好、更认真地工作。这样,企业既可以增加利益,又可以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何乐而不为呢?假如企业连这样的公益事业都不支持,就很难持续成长和发展。
  
  企业若想找这样的公益项目,可以和我们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联系。我们研究所会不断地研究和挖掘能对全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公益项目。只要有一两家企业在这样的模式上获得成功,就可以使所有企业跟进,带动更多的个人参与慈善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责任研究所副所长崔基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