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期首日 清明节将现五堵点
2008-03-30
     预计清明假期有120万人扫墓,请尽量坐公交错峰出行,避开五大堵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昨天是清明祭祀期第一天,虽然气温骤降,但主城还是有10万人涌向市内各大陵园祭扫。因人流突然增多,我市上南山的道路、中梁山隧道等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拥挤。

    根据传统习俗,清明节前后一周均为祭扫期,均适合祭拜先人。

    上南山堵得慌

    昨天早上9点,记者驱车前往江南殡仪馆采访。刚下四公里立交,车流就变得缓慢起来。进隧道后,车子几乎停了下来,上山的车辆排起了长龙。有的车干脆调头。

    从四公里到江南殡仪馆这段3公里的路程,车子开了20分钟。中午,记者从另外一条路(上新街)下南山,上行车龙从山顶排到了上新街外环高速路出口。

    据分析,从南岸四公里和上新街上南山,本来车流量就大,加上周边分布了8家公墓,如江南殡仪馆、四公里公墓、南山福座、南山龙园等,祭扫人群增加,车行压力增大,导致交通堵塞。

    南山龙园建议,该园开通了直通车,本周末和下周末每天早上8点由南坪星宇花园(南坪公交枢纽站对面)滚动发车。

    因前往白市驿龙台山陵园祭扫的市民增加,加上成渝高速公路在整修,中梁山隧道路段昨天也出现了交通拥挤。据估计,清明节前往扫墓的市民还将增加。

    清明将现五堵点

    据分析,今年清明期间,除南山和中梁山隧道外,我市还有3个堵点:

    一是老成渝路沙坪坝区歌乐山至白市驿路段。附近分布了3家公墓,估计节日期间有20多万人前去祭扫。

    二是渝碚路双碑至北碚路段。在渝合高速公路通车之前,这里是主城和北碚交通的大动脉,经常出现拥堵。由于双碑附近有两家公墓,因此也可能造成严重拥堵。

    三是石桥铺殡仪馆附近路段。昨天因为人少,并没有出现交通拥堵。但在清明期间,附近路段也将成为一个大堵点。

    另两个堵点是:上南山的道路和中梁山隧道。这样,清明节外出扫墓,将有5个地方容易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乘公交错峰出行

    市殡葬管理中心预测,因为今年清明节纳入法定假日,主城外出祭祀的市民将达到120万人。

    该中心提醒,市民可错峰出行,不必非在清明放假期间外出扫墓或赶在假期内的每天上午这一高峰时段出行。为避免交通拥挤,前往祭扫应尽量乘坐公交车,不要自驾车。

    清明扫墓怎么走 上网可查询

    清明节外出扫墓采取哪种交通方式,故人所在陵园有哪些活动?市殡葬管理中心昨日对外宣布:清明节前,我市首个殡葬信息服务网站———重庆殡葬管理信息网(www.cqbz.cq.cn)将正式开通,市民可登录该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市殡葬管理中心主任杨胜普介绍,开通该网站,旨在倡导现代文明的殡葬观念,向重庆市民提供有关政策法规咨询、发布殡葬管理和服务信息、搭建行业交流及网上纪念平台等。

    清明节将至,重庆殡葬管理信息网将开展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市民可以通过网站及时查阅清明祭祀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相关政策法规、清明祭扫须知、清明节风俗及文化内涵、公墓乘车路线及各时段人、车流量等等。

    杨胜普说,今年清明节,将通过重庆殡葬管理信息网,引导市民错峰祭扫、文明祭祀,确保清明祭扫文明、安全、有序进行。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任明勇 吴国富 采写

    过文明清明节要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清明节的一些传统节俗,如扫墓时焚化纸钱、插柳等,因与现代文明所倡导的环保、健康的理念相悖,而慢慢为人们所抛弃。但是一个节日一定要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才有文化内涵。对此民俗专家说,要找到传统节俗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清明节才会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重要的仪式行为,这种仪式由于有生者与死者的心灵对话,而带有了某种神秘色彩。民俗专家李万鹏说,旧时讲究这一天都在祖先坟茔上焚化纸钱、磕头祭拜。现代文明尽管不提倡这些,但在这一天,无论能否到墓前,都应该对祖先之灵进行默悼致哀,感念旧恩。

    民俗专家张士闪认为,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有俗语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说明门前插柳、头上戴柳也是清明节的重要节俗。不过,折取柳枝与保护自然的现代理念不合拍,限制了这一清明节俗的发展。李万鹏说,可以借鉴西方圣诞树商业化的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推行柳枝及折柳的商业化,既丰富节日内涵,也能发展地方经济。

    此外,清明节也有一些传统饮食习俗。民俗专家建议,对这些节俗可以进行现代化的加工,比如饭店推出清明特色食谱等,让这些传统节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节日内容,从而让节日保持活力。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