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克勤禅师的禅茶一味
2010-11-29

圆悟克勤禅师的禅茶一味

2010年11月23日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饮时有念清和之味,吃罢常怀感恩之心。

  举盏奉茗之际,想起禅茶一味来。

  “禅茶一味”乃是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的。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进而,在茶事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一是“苦”。“苦”是“四谛”之首。而茶性也苦,故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二是“静”。“静”是达到澄怀观道的必由之路,也是“戒、定、慧”的基础。静坐静虑中,茶能提神益思,成为禅者最好的朋友。三是“凡”。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四是“放”。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品茶同样要“放”,做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的同时,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住持明海法师有著名的《茶之六度》: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参禅何必皆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来,咱们饮上一杯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