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在做慈善中收获快乐
2010-10-28

观点:在做慈善中收获快乐

2010-10-26 来源: 滨海新区网

  滨海新区网10月26日讯 昨天上午,滨海新区阳光明媚,天空湛蓝,虽然寒意未消,但空气中却洋溢着一股股温暖的气息。经过一再努力与争取,本报记者终于在天津开发区见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陈伯”。在记者保证不透露“陈伯”真实身份的前提下,他讲述了自己做善事不留名的初衷与历程。

  经历过贫困

  更懂得帮助别人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约定的地点时,“陈伯”已早早在那里等候了,头发已经花白的他看上去十分和蔼可亲。他见到记者第一句话就说:“我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些事都很普通,真的不算什么。”话虽朴实,却让人感动。

  据“陈伯”介绍,他今年60岁,是西安人,1994年来到开发区工作,之后就定居在了这里。“陈伯”说,他自小在农村长大,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再加上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需要上学,生活更是捉襟见肘……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得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顺利渡过了难关。正是有了这番经历,“陈伯“对需要帮助的人所处的环境、所遇的难处更有切身的体会,同时对他们也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从那时起,我就暗自下定决心,待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全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深知等待别人帮助的感觉,简直如同救命一样。”说到这时,“陈伯”眼中闪出了泪光。

  慈善之行始自泰达

  “我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富裕,只是一个每月靠固定工资生活的普通人。”“陈伯”说,由于前些年他和妻子工资比较低,孩子又要读书,家里欠了不少外债,直到2000年才把欠债彻底还清,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并有了一些积蓄。也正是从那时起,“陈伯”开始实现自己的愿望——帮助别人。2003年,他听说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明天计划”项目里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先心病孤儿,于是立即赶到医院,不仅送上了孩子们日常所需的各类物品,还送上了几千元的善款。“这是我在泰达做的第一件助人的事情,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行。”“陈伯”笑着说。

  此后,“陈伯”加入了开发区社会服务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做的善事也越来越多。为了助人,这些年,“陈伯”在保证自己及家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拿出积攒的钱捐建了学校图书室,资助了贫困学生上大学,帮助患有先心病的孤儿和贫困家庭孩子“补心”,定期给残疾人、老年人送去各种慰问品。但他却始终没有和任何一个人透露过自己的真实姓名。

  当记者问他每年付出的资助款有多少钱时,“陈伯”说:“我没有算过,也不想去算,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去帮。”

  做慈善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陈伯”至今已记不清楚帮助过多少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更不知道给多少老人、残疾人买过慰问品……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尽己所能,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次看着需要帮助的人得到自己帮助后脸上露出笑容时,我心想,只要我多付出一份关爱,社会就多一份温馨。”“陈伯”欣慰地对记者说。

  在“陈伯”的感召和影响下,他身边的亲友不仅支持他做慈善,还有不少人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和他一起帮助别人。

  “做慈善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中我也收获了真正的快乐。今后我还会继续做善事,直到做到自己不能做为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