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上的“现代贫民”
2009-04-30

        在一次招聘会上,一个单位在收到的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有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但是走进大学校园调查时,却发现有人把别人的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奖状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改头换面复印,就变成了自己的“辉煌经历”......有些大学毕业的女生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更是将自己的简历搞成了豪华本的艺术图片集。当用人单位在慨叹“现在的大学生真浮躁”时,反过来想一想,用人单位何尝不浮躁?要人就要塔尖上的人才,要求一到单位就能文能武,十八般武艺样样能上......最好一挖就挖个宝,能够马上创造出效益,提那么高、那么偏的要求,不是逼着求职者去涂脂抹粉、造假注水吗?

        记得1999年的高考命题作文就是《假如记忆可移植》,这是当今社会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要是不用费劲就能一下子变聪明就好了。头脑发热中,大家都忘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宁愿相信立竿见影。他们甚至渴望科学家们能发明“知识注射液”,在数秒钟内自己成为天才,这些都源于焦灼与浮躁的想法。

        再看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浮躁的心态无时不在,投射到每个人身上不外乎是这样的表现:做事情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浅尝辄止;或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既要鱼也要熊掌;或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静不下心来,耐不住寂寞,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从来不肯为一件事倾尽全力。但究其实质,不外乎是急于求成、渴望结果的超常迫切心态。

        现代人的标志,也绝不止于会英语、会驾车、能够在出国考试中拿得高分、懂得网络技术、享受名牌服饰。没有对现代社会的冷静认识与思考,没有对个体人格的自觉完善以及对其他社会成员的道义关怀,也只不过是个精神上的“现在贫民”而已。

        因此,人们有理由拒绝浮躁,拒绝急于求成。给燥热的心一点清凉,挥洒竟成大事的决心和旷日持久的恒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