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搀扶”成潜规则
2009-02-27

2009年02月27日 08:46: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礼赞了普通人的伟大。而今,南京的一件“小事”,却折射了社会的无奈。而此件小事,很可能是此前另一件小事的难言后果。

    老汉跌倒后,一度无人敢救

    据《南京晨报》报道,2月22日上午,一名75岁的老汉在南京市下关区三汊河公交站台下车时,一头从公交车后门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汉似乎知道乘客们的心思,大喊一声:“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跟你们没有关系。”乘客们听到后都愣住了,很快老汉就昏迷在地,回过神来的乘客这才上前施救。老汉醒来后,告诉前来救助的民警,他跌倒以后,周围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扶他,他能够理解。乘客们排除了顾虑,自然会上前帮忙。

    旁观者为何欲助还休

    老汉跌倒后,为什么旁观的乘客都怔在那里“面面相觑”,而无人上前救助?多家媒体评论都首先将矛头指向2007年的南京“彭宇案”。如《钱江晚报》评论认为,此次“社会之痛和道德之痛”,正是由于“彭宇案”的判决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美德送上尴尬之路。《新京报》文章披露,“彭宇案”后没过多长时间,南京又有一位老太太摔倒街头,然后就卧地静养了五六分钟,而无人上前。《武汉晚报》也刊文指出,“彭宇案”中法官采取的“大胆推理”,冲破了人情和道德常识,不敢相互信任的心态一旦产生,就不会轻易挥去。《新京报》的文章首先转述了“彭宇案”的判词,认为正是判词中彭宇救人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的思维模式使得人们不敢善良。

    信任与道德缺失,也是探讨的重点。在有着悠久传统美德的中国,“看客心理”与“看客文化”常常备受人们指责。但对此次事件,《鹏城晚报》认为,不是众乘客冷漠,甘愿做看客,而是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一种起码的信任使然。因此,从刘老汉得救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信任的缺失有时比冷漠还可怕——真正冷漠的看客毕竟是少数,而大家没有了信任,就将彼此相互提防、相互猜疑,并且一旦需要他人相助,都将陷入无人出手的尴尬处境。

    同样,《海口晚报》认为,在“是我自己跌的”这句话面前,老人没有错,乘客也没有错,那谁错了?没人相助不是不想帮助而是不敢帮助,问题关乎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淮北晨刊》撰文道,类似事件使得“不敢搀扶”已经成为道德“潜规则”,成为社会的“道德隐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