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自行车的美丽年代
2009-01-22

2009年01月22日08:24   摘自《南都周刊》

 从左到右:章子怡、苏永康、张一山、钟嘉欣、乐基儿

  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四天,一群特殊的客人来到北京金山岭长城,完成了他们的万里长征旅程——“2008巴黎-北京自行车梦想之旅”,这些来自12个国家的数百名自行车“骑士”从巴黎埃菲尔铁塔出发,历时140天,行程达12000公里,他们在奥运梦想的集聚下,将自行车这样古老的工具,驶入了崭新的自行车王国,这一次,自行车不再是普通的交通出行工具,而承载了更多现代意义——绿色奥运,环保先锋。 

  毫不夸张地说,自行车在中国的命运,就是一场清晰的时尚循环。在20世纪后半期,自行车曾是中国人主要的出行工具,甚至被称作奢侈的三大件之一,到了20世纪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共汽车、私家汽车越来越多,而自行车则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诚如日益四通八达的交通并没有将我们的自行车道湮没,自行车也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被送入博物馆橱窗。3月份,众多自行车出租站点纷纷亮相北京各购物场所和公交换乘点,6月20日,北京市交通部门正式对外公布,7月20日至9月20日,将对北京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方案。5月1日起,杭州市在西湖景区、城北、城西等地投放2800辆公共自行车,游客和市民可以在这些地方免费使用自行车骑游“天堂”。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新自行车时代的来临。就像时尚潮流的轮回规律,自行车潮全面复苏,当你看到贝克汉姆骑自行车健身、章子怡和男友骑自行车出游、周迅骑着自行车上红地毯,当最红的Agyness Deyn数度被拍到骑着自行车晃荡,敏锐的时尚人士们就应该体会到自行车之于现代的意义绝不仅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而成为彻彻底底的时尚生活的一大风向标,Gucci、Chanel、Hermes……甚至法拉利,都用自己的方式向这项复古而又深具环保主义的工具致敬,它变贵了,变高科技了,变轻盈、变美丽、变得更多彩多姿,但最关键的是,它永远都是那么健康。它的奢侈意味不在于本身的商品价值,而在于如果你使用它,就在为整个世界多享受一些蓝天白云的奢侈生活创造一分机会。

来源:搜狐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