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刹车豆浆泼一身 人挤人更需讲公德
2008-03-24

遇刹车豆浆泼一身
人挤人更需讲公德

jfdaily.com   2005年12月29日
------------------------------------------

  rengq051229002.jpg
  专家建议,不要在坐公共交通时进食。

    “讨厌,又不是小孩子了,还这样冲头冲脑。你看,怎么办?”
  听到穿白色羽绒服阿姨的指责,李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手中的一杯豆浆随着刚才司机的一个急刹车,有一部分泼到了对方的白色羽绒服上。今天早晨,记者在公交车上目睹了这一幕。

  豆浆弄脏了别人衣服

  李小姐家住丰镇新村,每天早上6:30就要乘车去市中心上班。为了节省时间,她总是在上车前买好早点,然后一路笃悠悠吃过去。今天也不例外,李小姐上了车,一杯豆浆、一个饭团,轻松而利落。谁知,车开到广中路时,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李小姐也跟着左右摇晃起来。
  “刚开始,还不知道自己的豆浆泼到别人身上了。”李小姐说,听到对方的指责才意识到自己闯了祸,于是赶紧道歉。虽然那位阿姨心里不舒服,但因为是豆浆,还比较容易清洗,所以只责怪了几句便匆匆下了车。李小姐说,有了今天的教训,以后再也不会在公交车上吃东西了。
  记者随后在河南中路汉口路公交站点上留心观察,发现这样的情况还不少。一位20来岁的女孩在摊点上买了两只葱油饼、一杯豆浆,边吃边等车。不一会儿,220路公交车来了,女孩向车门奔去,记者随即跟了上去。上车站稳后,女孩又拿出早点继续吃了起来。此时,记者数了数,车上有不下5位乘客在吃早点,车厢里弥漫着各种油饼、包子的混合气味。为方便吃东西,不少乘客还“双脱手”,仅靠上身的晃动来维持平衡。

  车上进食褒贬不一

  “豆浆事件”发生后,车上不少乘客热议起来。“车上来了吃包子的乘客,味道特别大,闻了不舒服。”乘客罗先生说,他乘坐的公交车上,几乎每天早上都有人吃着包子就上车了,弄得一车厢都是包子味。“车空时还好,要是在高峰时段,有人拿着油腻腻的早点上车,那真是躲也躲不掉。”一位女乘客不住地埋怨。
  也有不少乘客对此表示理解。一位戴眼镜的乘客说:“小姑娘肯定是上班来不及,才在车上吃的,就像我每天上班要赶两个小时的公交车,没时间在家里吃饭,只好在车上吃了,关键是要小心点,不要弄到别人身上。”

  公交车上进食不利健康

  公交车上吃东西,轻则会弄污旁边乘客的衣物,重则可能还会危及生命。据报道,前不久一名儿童在车上喝酸奶,一个急刹车,塑料吸管插入气管,险些送命。
  此外,在公交车上吃东西也不利于健康。医学专家表示,车厢环境本来就很有限,空气更不流通,在食用过程中,很容易顺口“吞”下细菌和病毒。

  ■专家观点 将闹钟拨快10分钟

  今天上午,社会学家王家明告诉记者,不在公交车上、电梯内等公共场所进食是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国际惯例。如在新加坡等国,在公交车上吃东西是要遭受巨额罚款的。其实每天只要将起床的闹钟拨快10分钟,完全可以避免车上吃早餐的尴尬。若实在不行,也应尽量在候车或独自行走时吃早餐,尽管不雅,但至少不会影响他人。
  据记者了解,武汉已经开始对公交车进食行为说不。在武汉的9路公交车上,除了有语音提示外,还在最显眼的位置贴有“请不要在车内进食,请下车后再吃”的告示。

  作者:□晚报 祝玲 陆慧报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