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白色污染从细节抓起
2008-03-24

    来源:新京报

  如果中国在全世界率先消除了白色污染,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意义并不亚于我们登上了月亮。然而,严酷的现实是:消除白色污染远比“上天”还难。

  “两会”期间,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陈飞的特殊“行李”吸引了记者眼球。他带了56个菜篮子和3000条手帕入会,送给与会代表,试图通过具体行动,疾呼全社会消灭白色污染。

  2000年夏,陈飞家住的楠溪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江水猛涨,江面上漂浮起成堆的塑料袋。从那时起,这个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民开始用实际行动向白色污染宣战。

    他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带头重新拾起菜篮子,用上布手帕,告别一次性塑料袋和纸手帕。在他的努力下,“中国无塑料袋第一村”出现在陈飞的家乡珠岸村;杭州菜市场上不少人重新提起菜篮子买菜。

  可见,比起庞大的“登月计划”来,环境保护并不是了不起的难事,困难的是坚持,这要求每个公民从具体细节做起。如果中国在全世界率先消除了白色污染,这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意义并不亚于我们登上了月亮。然而,严酷的现实是:消除白色污染远比“上天”还难。

  餐馆里的一次性塑料膜,一次性餐桌布,一次性饭盒;香烟盒上多余的塑料膜;磁带、光盘、精品服装上的包装膜;书本、杂志封面的塑封膜;酒店里的一次性牙刷、梳子、拖鞋;飞机和火车上塑料餐具和包装盒……当人们消费这些产品时,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白色污染。

    那些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塑料制品无法通过生物的作用降解再利用,多被填埋或焚烧,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人们自觉地拒绝这些物品,则白色污染可在源头上得到控制。

  然而,消灭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仅靠环境志愿者有限的呼吁和带头作用其力量显然不足。懒惰是人类的天性,图省事、图方便才出现了过多的“一次性”制品面市。关键的是,在提供这些“一次性”的过程中,有人从中牟利,才使得消灭白色污染仅停留在“口号”阶段。

  要从源头上治理白色污染,政府必须下大力气,必须重点整治制造白色污染的企业,“迫使”那些企业为环境保护埋单。具体的做法包括:一是提高生产“一次性”用品的税收;二要宣传教育公众拒绝使用对生态造成危害的产品;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执法。

  从今年6月起,国家将禁止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将提供免费塑料袋。到时候能否禁得住,还要看具体的替代措施,重新提起菜篮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全社会关注环境,尤其名人带头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环境保护成为一种时尚,我们的生态环境就会有希望。

    今年,接待“两会”代表的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就是在环境保护具体细节上迈开了重要一步。然而,这样好的举措何时能在全国的各大饭店、宾馆,尤其是星级宾馆实施,并形成环保制度?

  由于人类追求享乐生活,地球生态系统已超负荷运转。现在人类利用的已不是地球的“利息”,而是动用了为后代储备的“本金”,并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生存空间。保护生态环境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行动上,不妨从消除白色污染这个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小事抓起。  

  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