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增幅去年超过GDP
2008-01-04

    来源:新京报

居民收入增幅去年超过GDP

社科院发布2008年社会蓝皮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增长13%

  本报讯(记者 王荟)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2008《社会蓝皮书》。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以后增长了约13%,超过GDP增长。

  6成城乡居民关注涨价

  李培林表示,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是和GDP的增长持平或者低于其增长,能够超过GDP增长的年度不是太多。从农民的收入增长来看,估计2007年增长约8%,这是11年来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

  蓝皮书指出,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地厅级领导干部进行一次调查显示,“物价”、“居民收入差距”、“腐败”成为他们心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在第一选择中,30.5%的被访者选择“物价”,该问题首次成为官员心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此外,一项对全国部分城乡地区的调查显示,去年城乡居民普遍感到了涨价的压力。涨价问题在城镇地区以66.5%、农村地区以57.5%的高提及率,稳居城乡居民年度“关注榜”榜首,房价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跌至其后。

  去年百万大学生未就业

  李培林还透露,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李培林说,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继解决国企下岗职工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2007年,结束的仅仅是一个符号。

  既有事件的脉络,势将伏延、生长、壮大或消亡。蓄积日久的疑问,亦不因年次更迭而戛然终止。

  2007,许多固有的问题值得继续思考,比如物价上涨能否有效遏制、医改方案何时出台,如何实施、节能减排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2007,许多新鲜事物初露端倪值得关注,比如非中共人士入主正职、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成立。

  从今日起,本报选取10个话题,反思旧岁,提问新年。

2008年,你能否跑过CPI?

  2007年,一只猪不仅仅是一只猪。

  以猪肉价格为代表,“涨价”二字,无疑是过去一年官民口中热度最高的词语之一。

  涨价,让很多经济学基础为零的国人认识了“CPI”。网友们相互激励说:“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过CPI”。

  2007:口径与争议

  2007年初,央行设下的CPI警戒线为3%,但一年下来,这条警戒线连续9次被突破,其中两月冲上十年之最。

  尽管CPI防线一再失守,但官方却坚持对物价走势的判断。“结构性上涨”,而非全面通胀,无疑是去年经济界官员最常说到的话。然而,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们认为,“结构性上涨”“甚至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家周其仁干脆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非结构性通货膨胀”,因为永远不可能所有商品齐涨齐跌且幅度一致。

  2007年下半年,决策层逐渐强化对通胀的警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每天一起床,想的就是物价、住房、上学、医疗这几件事”。在今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中,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添加了防严重通胀。

  2008:降价或增收

  2008年的特别之处在于,一是奥运年,二是换届年。奥运的经济效益不言而喻。至于换届,央行行长周小川以上一次换届为例:2003年前两个季度的贷款总量都超过8000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近两倍半。在地方新一届政府如此强大的发展冲动下,中央的宏调必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发改委分管价格的副主任毕井泉认为,今年稳定物价有很多条件,比如粮食连年丰收。向来乐观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预计,“今年的物价水平肯定低于去年”。

  但经济学家梁小民反问本报记者:CPI难道会是负数?去年11月的CPI都6.9%了,就算今年控制到4%,“你也得看基础,我们现在可是站得高了”。

  十七大报告里那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被媒体轮番解读,但财产性收入是什么?投资渠道不多的中国百姓,习惯将其简化成投资股市和楼市。

    然而央行频繁加息,连房地产商都在说房市拐点已现。一直唱空的经济学家易宪容对记者下了个判断:今年房市必然面临大幅调整。至于股市,国外经验告诉我们,高通胀时代股市表现通常不尽如人意。经济学家周洛华更是直接判断:通胀无牛市。

  改变:兼顾公平和效率

  最让人担心的,是抗通胀能力最弱的低收入人群。他们显然没有能力拥有财产性收入,已经有声音在预警:控制通胀的同时,也要防止贫富差距扩大。

  无论争论如何,但共识是:一个让低收入人群在通胀时代有稳定可期的收入增长的制度,方能最大限度消除社会风险。

  去年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好消息是,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作为学界最早质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制的专家,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吴忠民表示,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资本投入的回报远远高于劳动投入的回报,那以后的原则就应是,“所有合理的投入,都应获得合理回报”。

    经济学家林毅夫则直言,政府应加快自身改革,以从源头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因为在其看来上述现象症结于金融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税费极端不合理。

  此外,中央政府去年的财政收入已超五万亿,这意味着政府有更大底气增加公共福利。按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员左大培的分析,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对于抗风险能力更弱的农民来说,则应直接将更多的补贴发至他们手中,因为“并无证据表明农民在涨价中获利超过损失”。

  不论是调物价还是增收入,新的一年里,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安全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所说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本报记者 李静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