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票:精英式的消费
2007-11-30

    来源:新京报

    中国人喜欢参与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争夺,不过有很多项目都忘了去申报。比如,《环球时报》昨日报道,相对于在中国较为低廉的吃、住、行等各项旅游费用,再拿中国景点门票价格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票价可以说“全球最贵了”。

    尽管觉得不合理,可喜欢旅游的中国老百姓到了某地总会有“好不容易来了一次,门票再贵也要进去看看”的心理。相反,国外很多景点收费便宜,甚至免费,而国内目前能够免费的知名景点屈指可数。

  对于这种苦恼,相信在国外生活或者旅游过的朋友都会有另一番体会。比如说在巴黎,无论你是去闻名世界的卢浮宫游览,还是选择在繁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影院看循环场电影,你所花费的都不过是几个欧元,相当于两三张地铁票的价格。

    而在外省,一场电影通常只需要两欧元。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换成人民币,这和国内应该差不多吧。这种推理显然是不恰当的。如你所知,法国人赚的也是欧元,而且人均GDP远高于中国。把这两个条件放到一起,你就不难算出中国的门票为什么“全球最贵”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显然这种廉价并不限于欧美等国家。比如在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昌德宫门票价格在当地只能买两个苹果,而金字塔对埃及本国人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1埃镑钱(相当于人民币1.3元)。

  谈到现代文明,难免会让人想到雅典。在那里,我们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现代“文化福利”的草图。今天,人们之所以对发生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伯利克里改革多有赞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且扩大了公民的文化权利。

    古希腊戏剧的辉煌成就,诚然有伯利克里政府举办“悲剧竞赛”的功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与政府专门发放给穷人的“看戏津贴”同样是分不开的。伯利克里曾经为雅典在文化上的开放感到自豪,称“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

    显然,伯利克里留给后人的遗产不仅仅是其闻名后世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有公民在文化权利方面的平等意识与风尚。

  显然,发放“看戏津贴”的意义并不止于看戏,它还反映了早在两千年前雅典政府对公共生活与文化福利的态度。尽管此后在文明的进程中这一传统一度被中断,但在今天已经有很好的弘扬。

    具体到“门票领域”则表现在,对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景点景区由政府出钱来维护景点的运转,景区的费用支出是列入政府预算的。这些景点景区有条件对游客低门票甚至免费开放。比如说,在巴黎的一些博物馆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免费日。

  高票价所暴露的是财政与监管的两个软肋,政府投入不足使景区不得不以急功近利的方式自力更生,而监管不足又使各个景点成割据之势,漫天要价。高价门票使许多地方的文化消费变成了一种暴发户或精英式的消费。

  河山依然锦绣,为什么可以作为公共文化福利享受的地方免费的越来越少,而缴费的越来越贵?显然,这需要一个观念与制度上的转变。

    任何国家,倘使着眼于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文明,就不难意识到,让国民文化福利的“掌声响起来”远比让门票“涨声响起来”有希望的多。

  □秦关(北京 学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