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眼睛一定要向下”
2007-11-29

    来源:中国教育网—工人日报

    日前,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彭智勇在向“2007教育改革与发展行”新闻采访团介绍情况时,这位年轻的教委主任当着众人的面感慨:“我总觉得,城市的免费义务教育肯定是要搞,这没有问题。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的状况和城市比起来,差距还大得很。

    我总有个想法,那就是教育的眼睛一定要向下!”

  在我印象里,重庆市近年来“教育的眼睛”是一直在向下的———2006年在全国第一个将“普九”期间所欠的19.1亿元债务全部还清;在西部“两基”攻坚战中,不仅较早地全部免除了388.6万学生的学杂费,还对43.3万农村困难家庭女童实行了“零学费”入学。

    今年春节前夕,重庆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师,都破天荒地领到了1800元津贴。随后,市政府从代课教师中招聘了8000名公办教师,到县城和中心镇之外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任教……

  无疑,重庆市的教育发展和财政倾斜在很大程度上向着基层教师、农村教育这个“短板”和教师待遇方面进行大刀阔斧地落实和推进。

    这不仅是真正的尊师重教,在城乡教育差距仍然较大、农村教师待遇还不够高的今天,重庆市在充分落实着教育的公平原则:机会公正、教育权利公正,充分协调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差距。这应该算是在实践温总理所说的“穷人教育学”吧。

  我认为,这种照顾到“教育短板”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均衡教育、和谐教育、发展式的教育。

  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城市教育发展的样板效应,造成城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城市成为农村教育的“收割机”:大量优质生源和优质资源纷纷流向城市。

    所有这些与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教育均衡责任、推行教育公平责任、统筹城乡差别的意识缺乏不无关系。

  “教育的眼睛一定要向下”,正是对“眼睛向上”的认识误区的纠偏。那种注重教育政绩工程的雕凿,注重“人上人”教育、“升学率崇拜”和“面子工程”,只让少数人受益的教育不仅加剧了教育发展的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更将人才培养引向了偏差。

    所以,只有“教育的眼睛一定要向下”,让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和那些弱势群体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享受到公共教育的阳光。

  “教育的眼睛一定要向下”也启示我们,教育政策本就应该适应社会多元需求,尽可能站在“眼光向下”的位置思考处理问题,关注“强中强”的同时,更要关注“弱中弱”;既关注城市需要,更关注弱势群体需要,“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诚如斯,才是教育本身应有的题中之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