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学籍只是一个美丽神话
2007-09-27

来源:百灵网—中华工商时报

  政府机构针对民生问题的高频率动作,无疑是执政为民理念的继续和深入。日前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正是教育部解决教育深层次问题的一个有效努力。

  在这个“规范”中,规定中国学生学籍全国统一管理,逐步与户籍制度脱钩。教育部负责人称:“基于此建立的学籍管理方法不仅将使学生情况一目了然,还将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落到实处。”

  对于“规范”的必要,其解释是:“学籍管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其中的好处是:“统一的学籍管理还可以杜绝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拨付的误差。”况且,对于巩固、提高“普九”和“两基”攻坚的成果,保证每一个儿童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防止辍学,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规范”最吸引公众眼球的是:“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后,学校教育实现对接,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以及“待学籍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成后,择校就学等问题也将有所反映并得到进一步控制”。

  对于百姓来说,教育成本支出的未知和长周期性,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的稳定。此次,教育部通过全国统一学籍管理的“规范”,就能够很快化解百姓头顶的乌云吗?

  这是一个空想!至少,短期里根本不可能实现与户籍制度的脱钩;同时,其中给与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的承诺,其实就是画饼充饥。

  首先,户籍制度的改革至今不见动静,当这个根本性的“制度”仍在“绑架”百姓福利权利的时候,教育部的说法只是一厢情愿,统一的学籍事实上难以变成城乡“通行证”。
这绝非妄加猜测的武断。

    因为,不要说农民工子女,即便同一个城市的居民,即便拥有一样的户籍,同一户籍居民的子女上学还要面对“择校费”等等的不平等选择。

  其次,小视了户籍力量的教育部,其实也忘记了本部门的种种规则。比如,握有“统一学籍”的非户籍学生,是不能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的,而高考移民是被严格禁止的。

    此外,学生流入地的政府,如何愿意资源共享?至于“统一的学籍管理还可以杜绝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拨付的误差”的考虑,实质上更是难以操作。

  统一学籍也许必要,如果仅仅就民工子女而言,由此而来的好处还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相关阅读

    中小学生学籍实行全国统一管理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记者 吴晶)记者19日从教育部获悉,《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已于日前颁布,基于此建立的学籍管理方法不仅将使学生情况一目了然,还将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落到实处,使农民工子女就学更有保障。

  据介绍,《规范》结合我国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的实际需要和有关规范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遵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并参考了《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规范》,定义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中涉及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升级、毕业、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考试、奖励、处分等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信息。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规范》对学籍里应包含哪些信息、家长应如何填写学生信息、学校应如何登记学籍,以及学籍信息化系统开发生产企业的技术标准都作出明确规定,为实现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学生学籍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奠定了基础。

  “全国实现统一的学籍管理后,学校教育实现对接,农民工子女无论到哪里,都可以及时、便捷地进入学校就读。”他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