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预价格的前提应是顾及民生
2007-07-31

来源:新华网

不干预价格的前提应是顾及民生

   四成月收入2000元以下家庭认为物价过高(资料图片)

    在粮油蛋菜、方便面、奶制品等攸关民生的一系列商品纷纷跟风涨价,百姓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关键时刻,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以通知的形式要求各地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审慎采取价格干预措施,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切实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工作全文〉〉〉 (据新华网7月30日报道)

    发改委的“通知”一共有五条,重点在和价格有关的前三条:

    第一条是“要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这当然很好,但意义不大,因为现在地方政府能够直接去“提”的商品价格已经非常有限,能源、电力等价格的控制权,则是由国家发改委自己掌握的。

    第二条是“要审慎采取价格干预措施”,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一些地方政府用行政手段限制价格,比如前不久的兰州牛肉面限价事件。

    第三条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目的是要防止出现“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这三条也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市场,由市场自发地去决定价格。

    现在我们是搞市场经济,由市场来决定价格,自然是天经地义。但问题在于市场是最缺乏悲悯之心的,如果它所决定的价格使得民生日益窘困,甚至难以为继怎么办?政府还是坚决不干预吗?

    更何况,在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力量、信息极不对称,无法进行平等博弈的情况下,政府的不干预,其实本身就是另一种干预,因为这等于是在放任商家盘剥消费者。

    当然,主张干预价格,并不说政府就要像兰州市物价局干预牛肉面价格那样,用直接限价的行政手段来干预。

    坦率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干预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其结果要么是有价无市,要么就是“限价令”根本就没有人理睬,其结果只能是政府有令难行、威信受损。

    实际上,以政府目前拥有的财力物力,完全可以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干预价格。

    比如在建国初期,陈云同志就曾经在上海,用确保平价粮食、棉纱供给的方式终结了物价飞涨的局面,同时还抑制了通货膨胀,狠狠打击了囤积居奇的不法奸商。

    在今天,中国政府拥有排名世界第二的大量外汇储备,完全可以通过在全球市场采购肉类、粮食,以平价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方式,来平抑国内物价。

    但奇怪的是,我们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把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这在客观上等于帮助美国平抑了物价,而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进口”到国内来了。

    保障供给之外,发改委还应该出台有效措施,来确保中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增长幅度,能够赶上物价的上涨幅度。

    当然,发改委在通知中也提出“要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但总的感觉还是虚多实少,缺乏可操作性,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立即建立物价指数和工资指数联动机制,使工资能够和物价同步上涨。

 

 

    劳动保障部: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进入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连续上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刘铮)记者28日从劳动保障部了解到,劳动保障部已要求各地通过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不因当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而降低,并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

    从老百姓的家庭账本看物价上涨

    现在不仅股市在涨,房价、油价、水电价格,也都在看涨。老百姓所感受的细微变化到底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多大影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答案,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PI,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CPI涨幅超过3%就是通货膨胀的警告信号,而3月公布的CPI也上涨了3.3%。连续两个月超过3%,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距离通货膨胀不远了呢?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673亿元,同比增长15.5%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0%。其中城市价格上涨2.9%,农村价格上涨3.4%;食品价格上涨7.1%,非食品价格上涨1.0%。

    在整个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     

    老百姓的家庭账本是CPI的统计来源

家庭记帐本是CPI直接的统计依据

    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绝大多数老百姓看来,是个抽象的数字。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关系的,比如说,买一袋米,买一件衣服,每一笔消费的价格变化都会最终影响到CPI的变化。而对于被统计局选中的样本家庭来说,他们的记帐本更是CPI直接的统计依据。

    最低工资打赢物价,经济才能稳定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日常消费品物价上涨,肉价、食用油、方便面,都处于大约10%以上的上涨过程中。

    这是对于民生的直接考验。为抵御物价上涨的压力,从钟点工、保洁工、送水工、护工到民工纷纷以各种方式提出加薪要求。即使用比较温和的说法,也可以说中国经济处于物价上涨周期之中。

    因此,基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换来的必定是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的恶化。为此,温家宝总理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在六项措施中的一条是,“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社会中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打赢物价增长水平,才能保证社会与经济基础的稳定,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是一个能让大多数人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具有民意基础的经济制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