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捐髓志愿者的心声
2007-06-26

作为咱们苏州第13例暨吴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终于不负众望,圆满经历了捐献的全过程。无论是开始的造血干细胞动员还是连续两次的采集,一直是在很顺利情况下进行着,我的身体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健康状态,甚至连医生事先说的可能会有类似感冒之类的不适也没有产生。现在想想,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采集其实和无偿献血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是多些时间罢了。

713日采集结束的当天下午,我就回了家。前天,我还恢复了每天慢跑的运动习惯。所以看到外界对我有关“勇敢”、“坚强”这类的评价真的是愧不敢当。因为,整个的过程是如此的简单和安全。我想,我不过是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决定,是“爱心+信心”就能完成的一件事。

如果说福建泉州的患者因为有我的参与而带来了生还的希望是幸运的,那么,我也因为这次的成功捐献而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温暖的人文关怀对一个人信心的重要。这些天来,我时刻感动于红会、单位、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借此机会,我想说一些点滴的片段和大家一起共同感受。

刚入住苏大附一院蒌葑分院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期间,苏州市红十字会的阿炳先生就陪我去采购一些生活日用品,看着他一个大男人推着推车在超市里帮我买塑料盆、水果刀、晾衣架这些小东西石忙碌的身影,我感到温暖;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8个小时中,吴江市红十字会的张会长和吴秘书长全程陪同,张会长当时握着我的手问“感觉怎么样啊?”,语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和蔼可亲,给我关爱。

我所在单位吴江市质监局的领导和同事,从开始的鼓励到整个捐献过程的安排,让我由衷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对每位职工的呵护。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那两天,局领导每天带着几个同事来陪我,以致当班的医生抱怨:“你们这样是很热闹,但这狭小采集室里连空调也起不了作用了。”

再说我的家人,从知道我去捐献干细胞那一刻起,他们就全力支持。更让我出乎预料的是,我90高龄的外祖母在听说了我的事后,还特地拖着不便的腿脚来到我家五楼上,劝慰我的母亲消除过虑,让我感到家人的开朗和理解。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手机上不断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祝福和关心的话,熟悉或不熟悉的电话和短信,让我感受到和谐社会的美好,真的是让我感动,也使我觉得这次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不光是我们吴江人民的爱心载体,更是承载着全吴江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我的厚爱,愿我的这次捐献能成为吴江“爱心工程”中的一汪溪流,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带着自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一起参与到和谐吴江的构建中来,同时祝愿江城小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成为一片爱心的海洋。

(本文是30多岁的沈园女士在苏州暨吴江市红会日前为她举行的成功捐髓归来欢迎仪式暨表彰活动中的发言,由苏州红十字会副会长郝如一整理并推荐)  2007.6.27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