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6·26:国际禁毒日
2007-06-26


【公益关注】6·26:国际禁毒日


     

罂粟花——美艳的罪恶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大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2001年6月落成的缅甸仰光禁毒博物馆

    从1992年起,国际禁毒日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以达到国际社会关注和共同参与的效果。如1992年国际禁毒日的口号是:“毒品,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199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世界我们能做到”;199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亲近音乐,远离毒品”;2000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200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体育拒绝毒品”;200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吸毒与艾滋病”。2003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让我们讨论毒品问题” (2003年我国“6·26”国际禁毒日的宣传主题为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2004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2005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珍惜自我,健康选择”。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旨在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反毒教育,让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保护少年儿童远离毒品,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1990年2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17届禁毒特别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和《全球行动纲领》,并郑重宣布将20世纪最后10年(1991年-2000年)定为“国际禁毒十年”。要求各国立即开展有效而持续的禁毒斗争,促进《全球行动纲领》的实施。1998年6月,联合国第二次禁毒特别联大通过的《政治宣言》、《减少毒品需求指导原则宣言》、《在处理毒品问题上加强国际合作》等文件,就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控制兴奋剂、减少毒品需求、打击洗钱、铲除非法毒品作物,为全世界建立一个“无毒品世界”制定了跨世纪战略。
 
 
 
 
 
 
 
 
 
 
 
 
 
 
 
 
 

 
 
 
 
 
 
 
   有粗略的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的“瘾君子”共约600O万人(包括隐性吸毒人员在内则在2亿人以上),其中至少有500万人注射毒品。按照国际刑警组织肃毒组组长李斯维在1994年底透露的说法,1994年全世界进行的毒品交易额达到了6500—700O亿美元,利润额高达400O亿美元,为该年仅次于军火贸易的第二位。其中,海洛因的利润为2000亿美元;可卡因为1000亿美元,大麻等其他毒品的利润为1000亿美元。
 
 
 
 
   13日上午8时,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上,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道里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主办,步行街管理处和黑龙江省老年爱国禁毒宣传队共同协办6.26国际禁毒日万人大签名活动。黑龙江省老年爱国禁毒宣传队宣读了《禁毒宣言》----"参与禁毒斗争 构建和谐社会"。哈尔滨市政法委主任王大伟和副市长王维旭和市民共同在"禁毒长倦"上签名。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警世钟】谢东:我的吸毒路


警惕“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一些明星吸毒的新闻引起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甘肃省公安厅禁毒警察总队毒品预防教育科科长张斌认为,个别明星吸毒虽然仅是其个人行为不端,但由于其公众人物的特殊地位,对一些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在个别青少年身上,这一影响会被放大,影响到整个家庭和社会。

 
 
 
    记者从唐山市强制戒毒所了解到,全国吸毒人群已近110万人,唐山市戒毒所平均每年收治戒毒人员达400多人次,女戒毒人员已占戒毒人员的40%,女性吸毒者正在逐年增加。据介绍,唐山80%的戒毒人员在35岁以下,其中收治的最小的一位戒毒者仅仅16岁,吸毒人员正在日趋低龄化。

警惕青少年滥饮成瘾

    甜津津的止咳糖浆为什么止不了他们的“渴”呢?据戒毒方面的专家介绍,这类把人带入“美好世界”的止咳药水成分中含有可待因、麻黄碱成分,可剌激中枢神经,从而达到镇痛、镇静、止咳的作用。但滥饮此类药水会使精神异常兴奋,生理、心理都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禁毒要从娃娃抓起

   吸食者年轻化、毒品新型化,已成为戒毒、禁毒的严峻问题。而时下一些年轻人认为吸食K粉不会上瘾,有人过生日竟以请朋友吸食K粉为时髦。事实上,所有的毒品吸了一次后都会上瘾。新型毒品不仅会上瘾,而且会对人的智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智商下降,潜伏期则较长。据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当。看看这样的数据,就应该知道其中每一项都是孩子潜在的陷阱;认识到年轻一代是吸毒的“主角”,那么家长及全社会都应该及早防范孩子误入吸毒歧途,禁毒要从娃娃抓起。

长城点燃无污染禁毒狼烟

    昨日是第19个国际禁毒日。上午10时许,沉寂了近百年的居庸关烽火台,燃起禁毒狼烟,黑色烟柱从8个烽火台喷出,迅速散开,烽火台即刻淹没在烟雾中。据悉,有1000余名禁毒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教师卧底金三角义务禁毒13载险些丧命


这顶礼帽,陪傅衍鲲度过了13个禁毒春秋

引文:当他戴着礼帽,握着厚厚的红包,出现在缅甸果敢同盟军司令杨茂良儿子的婚礼上时,他受到主人的夹道欢迎,并被请为上宾。

大毒枭们对他的身份百猜不厌,推测他是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不爱说话,酷爱骑马、研究武器,他的军事观点让缅甸当地的军官大开眼界。谁都不曾想到,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原聊城三中的语文老师,一位义务反毒卧底。

“热闹”禁毒日的冷静反思

   为什么在禁毒治理成绩的盘升中禁毒效果不明显?每年禁毒日前夕,国家有关部门都会公布上一年度禁毒成效,共侦破毒品犯罪案件XX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XX万名,打掉贩毒团伙XX个,但是,禁毒形势似乎一年比一年更加严峻,截至2005年底,中国有吸毒人员78.5万名,在禁毒治理成绩的盘升中禁毒效果却不明显,背后必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刻反思。相反,韩国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了“与犯罪的战争”的禁毒行动,大力打击毒品犯罪,使毒品犯罪案件和犯罪人数大幅下降,很快进入“毒品清净国家”行列,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