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提速更要提高服务质量
2007-04-19
  
  
              作者:渭水河    来源:新华网博客   2007-03-19
  
  
  第六次全国铁路大提速目前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于4月18日提速,时速达200公里以上。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强调,全国铁路上下务必抓紧完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安全设备保障体系,逐项抓好提速准备工作的落实,确保大提速安全顺利实施(《中国青年报》2007-03-18)
  
  我国铁路已经从1997年至2004年共实行了5次提速,第六次大提速的正式实施。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浙赣、胶济、武九、广深等铁路干线,将实施200公里速度级的提速,有的线路列车运行时速将达250公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大提速,火车的速度的确是上来了,想起以前咱去一趟首都北京要一天一夜多,现在提了好几次速度只有十几个小时,如果这次提速,可能不到10个小时就能到了,去趟省城也就是一两个小时了,这是何等让人高兴的事,也真是人们期盼和渴望的事情。
  
  可我还是要说,我们提速度服务质量要先行,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铁路运输本来就是一个服务的窗口,乘客的满意就是检验服务的质量好坏的利剑,乘客不满意就是服务质量有问题,同时乘客坐车不但要走的了,还要走的好,就是要保证有车坐,不但有车坐,还要有上乘的服务质量作保证。
  
  服务是什么?服务就是让旅客乘车后的一种舒服,乘客买火车票时不需要太多的麻烦,进了火车站就要有笑脸相迎,要服务优先,请字当头,乘客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
  
  铁路的服务理念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铁路的竞争力。要让员工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不但要服务铁路建设,还要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旅客、服务于每一个需要服务的人。乘客上了你的车,就是你的每一位顾客,顾客的需要就是服务。我们还要不断的去经营服务,让服务既要市场化,又要人性化,乘客买票乘车就是已经购买了铁路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就要看列车员的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的好,旅客满意就说明我们取得了效益。同时服务要讲文明,绝不能以铁老大自居,并认为你乘我的车是你愿意乘,旅客遇事或者有什么麻烦找车长或者列车员,要以礼相待,用文明的语言去和旅客沟通,去服务。并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不能只围绕着目前的现有水平而去服务,目前旅客的层次已经有所变化,各人的需求不同,想法不同,有人或许希望在列车上能为其提供电视、书籍等服务,有人或许需要开水饮食的服务。我们的服务已经日趋多元化,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的服务也要跟上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去进行良好的服务。
  
  铁路只有通过用心经营,精细管理,才能获得最佳效益,那么服务也是创造效益的一种重要途径,如果一位顾客坐车时不管是在火车站还是在列车上受到了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是误解,他会下一次选择乘车时就会有了犹豫,或许会在相同的条件下他选择飞机或者汽车。这就是服务与效益的关系。服务好不好,旅客货主说了算。服务同时要围绕市场转,为了让社会切实感受到第六次大提速带来的变化,铁路部门服务过程是最好的营销过程,列车运行提速,服务质量也要同步“提速”。针对旅客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动心思,想办法,推出了一系列新措施,如在售票方面,可以增加网点,设置一些软席售票处,参照其他行业的服务,进行保证需要大厅氛围装修,摆沙发,放自动饮水机,由电脑“帮助”旅客排队,旅客可悠闲坐着买票。铁路部门不断针对旅客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才能使服务日趋完善。
  
  我们的服务做好了,那么刘志军部长指出的“确保提速安全”才能实现,提速的任务才能完成。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提速,铁路必须加快完善提速安全设备保障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各项技术标准,提高设备质量和设备的检测监测能力,加强设备日常养护维修,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