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到干部倒”?谨防“节日腐败”
2007-02-17

2007年02月16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春节成了一些人搞钱权交易、商业贿赂的“最佳机遇”。脉脉人情遮掩下的腐败,往往使公务员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犯罪的深渊

    春节将至,亲朋之间送往迎来、礼物相赠本是人之常情,但偏偏有些人利用这段相互走动拜访的时机,把原本正常的人情交往,变为钱权交易、商业贿赂的“最佳机遇”,使春节等节日,成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腐败的高发期。因此,应当提醒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谨防“节日腐败”。

    这种提醒和要求十分必要,也很有针对性。因为逢年过节干部受贿腐败,已经不是偶然现象,甚至有“节日到、干部倒”之说,一个个干部腐败大案,都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腐败者在节日里往往心安理得地大肆受贿。如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聂玉河在法庭上受审时就承认,他自己受贿多数都是过年过节时行贿人以“表示谢意”“联络感情”或以“拜年”的名义送的。辽宁贪官慕绥新忏悔说:“我在沈阳市任职的4年中,有180余人每逢年节以各种名义给我送钱送物多达600余万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把这种送礼行为看作是人情往来而坦然待之。”

    公务员易生“节日腐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似是而非之中模糊了正常交往与违法的界限,迈过了法律的红线。这种在脉脉人情遮掩之下的腐败,往往使公务员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这其中的种种教训,尤其要引起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高度警惕,在享受节日欢乐之中,时刻提醒自己坚持操守,廉洁自律。

    当然,一些干部之所以易生“节日腐败”,与这些干部本身平日就对自己要求不严有很大关系。也正是某些干部平日里思想道德修养欠缺,甚至贪心滋生,才易生“节日腐败”,才易被“人情往来”的糖衣炮弹所打中,成为贿赂行为的俘虏。而有的干部一旦在“节日腐败”中打开贪欲之门,往往由小贪而大贪,由节日受贿而至平日受贿,最终如慕绥新之流,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防止“节日腐败”,一方面公务员要廉洁自律,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提醒和监管。     (记者李京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