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尿令”憋出学生权益大话题
2006-11-30

 来源:新华网 

     梁江涛
 
     吃饭如厕,人所不禁。河北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偏偏要管制学生的新陈代谢,弄出一个“夜间不准上厕所”的规定:有胆敢擅自去厕所解手者,罚!规定一出,学生哗然,却敢怒不敢言。夜间纷纷以食品袋泄急,常有破漏,弄得床上片片尿渍;不得已换作脸盆,可洗漱、小解共用一盆,又是一个龌龊事。束于规定,学生牢骚,家长气愤。(11月28日《燕赵都市报》)

    这样一个不近人情的手段于治学有何益处?校方这样解释:“只是为了方便管理。”仅仅为了自己省事,却要孩子们遭受尿急之罪,不知是何道理?再者,如厕怎么会影响到管理?家长们就这项不近人情的规定表示实在无法理解。

    曾几何时,各种形式的校规校纪出现在校园里,有限制发型化妆的、有限制穿着打扮的、有制约个人行为的。比如不准中学生与陌生人说话,不准小学生下课随便走动,再比如统一定制若干套校服等等。校方都是为了学生好,不少校规起源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私权限制得到绝大部分家长的欢迎,在推行上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像这一例“禁尿令”,学生和家长一起反对,倒是鲜见,就是军事化生活也未必能达到如此。

    然而,当私权遭遇校规,发生激烈碰撞之时,我们就不能不反思,严厉的校规,到底是一种预防措施,还是一种“懒教”?在提倡法律人性化,执法需要温情的大环境里,为什么校规却还绷着脸如此冷酷无情?而且这一规定存在明显不公正,“禁尿令”只禁学生,施教者与接受教育者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享受不到相同的基本权益,教育者何以言传身教?即便他们是被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也应有吃喝拉撒的权利。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靠限制被管理者私权来“方便管理”,只能是教育者无能的一种表现,“禁尿令”憋出的问题的就引起当地教育乃至很多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因为靠一味牺牲被管理者权益的做法来加强和方便管理的思维,已经到了真该改改的地步了!否则,难免还会弄出个更多诸如“禁尿令”的荒唐指令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