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座了,我让座了!奖品拿来!
2006-10-24

 在渊
 
  在广州这座拥挤的城市里,不论在公交车上还是地铁中,经常看到有人主动让座。无论是外来的或是本地的,看到身边有需要的,大都会自觉站起来,坦然地让出自己的座位。很多时候,让座者在听到一句“多谢”后,笑笑而已。即便对方什么表示都没有,让座者也不会将此等小事记在心上。

  不过,假如你让座了,公交公司将奖给你一件礼品或者是一点钱物,你可不要感到奇怪。据说,北京公交集团明年将开展“明星乘客”评选,乘客主动让座,公交公司将给予奖励。至于具体的互动方式、奖励办法,听说还在制定中。

  其实,“有奖让座”并不是北京公交的首创,在国内不少城市都有过类似之举。看到这种新闻后,我就纳闷,公交车上让座怎么领取奖品呢?难道要公交车司机特意停下车来给主动让座者颁奖?想来也不可能。抑或是公交公司在车上设置奖品,主动让座者让完座后主动去取?好像也不太对劲。好在北京的公交车至今还有售票员,奖励乘客的任务恐怕就得由她们来承担了,如此也就是多了一点工作量而已。

  按理说,让座是一种传统美德,根本不需要外在的物质刺激,因为它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自律。但或许是我们的道德底线已经沦丧到需要金钱的利诱才能恢复,于是才有人想出了这招“谬赏主义”,将应当的提升为需要褒奖的,将道德的转化为市场交换的。可是,当我们对传统的美德进行明码标价时,所谓的奖励难免不让人误读为是对道德的“挽救”。

  而且,有奖让座的设置初衷对让座者本身来说,也是心理误读。如果一个人本来有心让座,却被人理解为为了奖励,这对道德是玷污,说不定还会打消让座者的积极性,善意的奖励却“弄巧成拙”。还有,有奖让座奖励的是那些主动让座的乘客,但对于一个让座者,又如何区分他是真的出于内心主动还是出于外在的利益诱惑呢?呵呵,恐怕只有让座者自己才会知道。

  细看一下北京公交的有奖让座,实际上是想以此来化解市民对乘车拥挤的不满。殆无疑义,拥挤的公交乘车环境并不利于主动让座的实施,一是车上没有便利让座的空间,人挤人的杂乱让主动让座者即便看到了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也很难腾出座位;二是在拥挤的状态下,人的趋利避害性自会降低主动让座的几率。基于此,想招改善拥挤的乘车环境比搞些容易让人误读的有奖让座更为实在,别弄出个“车上上来一老太太,呼啦一下子车里所有人全站起来,‘我让座了,我让座了!奖品拿来!’的笑话”来。
 
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