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眼中的人文北京
2006-06-30

2006年06月30日 华夏时报
 
  我是山东日照人,曾经多次去过北京。每次去北京,其变化之快和变化之大都令人惊讶。我更为奥运北京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感到高兴。

  要说人文北京缺什么?我结合自己的感受细细思索归纳后,认为有800多年都城史的北京,不缺历史遗迹,不缺文化名胜,更不缺城市的文化内涵,而是在部分北京人身上缺乏一种博爱、奉献、包容及荣辱感的人文精神。

  去年,在天安门前某一著名的胡同里,兴致勃勃行走间,忽然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细观察,发现在街道一个下水口的盖子上,竟是赫然一堆大便,刺鼻更刺目。这与一个保持了千百年文化氛围的大城市形象格格不入。还有一次,在一家旅游商店购物时,笔者不慎将一件在它处购得的纪念品遗忘。出门没多远发现之后便回去询问,店主答曰:“不错,是捡到了,想要回去要给我10块钱。”笔者无奈,只好用10元钱换回遗失物。这些时候,笔者都能隐约感到一种北京人对外地人的轻视,看到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态。这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却体现了部分北京人的人文涵养不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不足。因为,北京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体现出的精神面貌,都是北京的人文景观,更是“人文奥运、人文北京”的亮点所在。

  京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外来的无数游客,他们除了看到恢弘的古老建筑、精致的文艺作品的同时,每天看到最多、接触最多的却是北京的都市生活,而这些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北京的人文精神。因此,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我认为北京更应该在市民的精神风貌上下工夫。从塑造良好的人文奥运环境着眼,从学生和年轻人着手,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下手,真正树立起北京人城市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辱感。不要让其他到北京的游客和我一样,在感受和品味古韵北京的同时,却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浮躁,一种世俗的功利,一种城市主人荣辱感的缺失。让北京多一些关爱,多一点温情,多一份博大,多一些容纳之心!

  吴乃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