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我们该怎样保护?
2006-05-29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5月25日宣布,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说,传统节日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应很好地保护,发挥传统节日在传承民族文化当中的作用。他坦承,传统节日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确实遭到了淡化和遗忘。(见5月26日《京华时报》)

  这固然是一个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配套和完善设施跟进,如果不能提升国民对本土文化的信心,则传统节日很难得到民间的呼应与认同,国民就不可能具有参与传统节日的狂热情感。

  西方的节日持续在我国升温,国民热衷于过洋节,不仅是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叉,更由于传统文化魅力的渐渐式微。洋节的盛行是由其强势文化的地位所决定的,是我们缺乏较强的文化心理支撑和历史归属感的自然反映。因此,对洋节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开放社会形态下,中国国民的文化迷惘状态,这种迷惘还会继续削弱本土文化和本土意识。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文化的强弱同传统节日保护并无必然联系。诚如孙家正所言:“目前少数民族一些传统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保存得比汉族的要好。”但这些民族还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体系未遭根本破坏,尚未遭到外来文化的大规模侵袭。而我们的主流社会文化却不能因为传承的需要而闭关自守。相反,我们只有在与其他外来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中,培育出属于本民族的优势文化。

  笔者相信,当我国本土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确立,民族的心态就自然会渐渐转强,就会认同我们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让我们引以自豪,就会自觉地将其保护和传承下去

来源:大河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