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没必要争姓伍还是姓屈
2006-05-25

2006年05月25日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苏州人过端午节,祭的不是“屈原”而是“伍子胥”——风俗有如气候,地域的差异导致风俗的差异,楚地人借端午节纪念楚国人屈原,吴地人借端午节纪念吴国的著名将领伍子胥,而笔者的家乡古时则属宋地,也年年过端午的,则又无所谓要纪念谁,这类现象本无足怪。但苏州市政府将要举行的对伍子胥的公祭,则是将民间风俗给政治化了,而且据说还要拿伍子胥的端午节去“申遗”,那么“端午节姓伍还是姓屈”的争议也就在所难免了。

    我本无意介入这场争论,我的态度是“爱谁谁”。但看到5月24日《青年时报》上一则相关评论,却又有说话的冲动——该评论是力主端午节姓“屈”而反对端午节姓“伍”的,并将屈原定位为“文化巨人”,而对伍子胥则一脸不屑——“伍子胥算哪门子文化名人,硬要说他也代表了某种文化的话,那就是复仇文化。可现代社会需要弘扬这种复仇文化吗?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和谐社会……”

    只有“文化名人”、“文化巨人”才有被后人纪念的资格,“政治家、军事家,一介赳赳武夫”“算哪门子文化名人”就没有资格,在我看来,其实是等级观念在作祟——这是道德及文化上的等级观念;而且也不符事实,中国因纪念某一历史人物而起源的节日众多,这众多历史人物中并不全都是“文化名人”“文化巨人”啊,倒是有很多小人物,比伍子胥还要小。至于上述评论硬派伍子胥为“复仇文化”的代表,而且还与“和谐社会”生拉硬扯在一起,就不免让笔者横生出一点恶作剧的念头——自杀文化,就有助于“和谐”吗?

    屈原的伟大,不在于他的自杀;硬派伍子胥为“复仇文化”的代表,则同样是简单与武断的。而从中国传统士大夫道德上考量,屈原的自杀与伍子胥的他杀,实有高下之别,屈原“投汨罗以死”分明是自绝于国君嘛,而伍子胥之被吴王冤杀,则是一种“爱国到底”的表现——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岳飞岳武穆不就是这样一个“爱国到底”的人,而且也是“一介赳赳武夫”吗?当然这样说也只是故意幽默一下,我想指出的一点是,“爱国”是一种“质”而不是“量”,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伍子胥为何就不能是“爱国主义将领”呢?也许有人会说伍子胥分明是“卖国贼”、是“楚奸”——他是楚人,为了个人恩怨,竟带着吴国军队去灭楚,这叫什么“爱国主义”!但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爱国”就是“忠君”,并没有多少地域概念。有句出自《左传》的名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君而事”,说的就是当时的一种状况。伍子胥如此,屈原也是如此,他们的“爱国主义”都有其“历史局限性”。

    是的,“复仇文化”确实于“和谐社会”无益,但有一点应该清楚,那就是“复仇”的“复”字,没有“仇”,就没有“复仇”,也就不可能有“复仇文化”的容身之地,这一点对于如何建立“和谐社会”倒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杭州 虞 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