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招生骗子为何宁可信其有?
2006-05-24

    近日,深圳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李女士突然接到一份陌生邮件,对方声称能够包办上大学,并列出了各名牌大学的价码:北京大学30万,中国人民大学25万,北京理工大学25万,北京工业大学20万,北京工商大学11万,北京联合大学12万……外省高校最低10万元。

  有关招生部门对此发表意见说,高考招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招生政策,公开、公平、公正地按程序进行,所有录取程序都实行集体议事原则,集体办公、集体负责、集体决定,且录取过程都有纪检部门全程监督,绝不可能存在个人拿到录取计划名额随意出售的情况,希望广大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凭常识判断,我们也大体上可以认定李女士的邮件出自骗子之手,招生指标是一种稀缺资源,大把人抢着要,根本犯不着如此沿街叫卖。退一步讲,即使骗子真能搞到指标,出得起这个价钱的又不止你一个人,凭什么就一定能落到你的头上?

  但是上当的家长还是不在少数。据报道,一个叫张华的骗子曾谎称能够办理军医大学、公安大学、清华大学MBA等各类院校的入学手续,使用虚假招生文件签订承诺书、协议书,先后骗取135万元;而于2005年3月开庭审理的北京最大升学诈骗案中,包括两名国家干部在内的7名嫌疑人以私盖、私刻印章,伪造院校入学手续等手段,骗取43名学生入学费用共计640余万元。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感叹某些家长警惕性不够高,眼睛不够雪亮外,屡屡曝光的招生腐败现象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心理暗示。尽管按招生部门的说法,招生过程防护之严,连飞鸟也插翅难逃,但一个人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就会知道,招生中的内幕交易几乎是一种公开的潜规则。从北航招生事件到西安音乐学院明码标价事件再到兰州理工大学的高价录取通知书事件等等,类似这样闹得沸沸扬扬的现象还少么?

  事实上,一个真正有“料”的人才不会干那种掉价的铺天盖地派传单的低级勾当,灰色交易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哪里还用得着到处推销?而对购买方来说,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关系,有路子或有条子,而那些连门都摸不到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就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一咬牙钻进骗子的圈套了。

  所以,招生骗局的出现是有其生态原理的,除加大力度打击骗子之外,尽量堵住招生中的腐败漏洞可能更关键。如果说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那么,招生中的腐败也可以说是影响最恶劣的腐败,将直接危及社会公正的基石。依法严惩招生腐败,铲除招生腐败滋生的土壤,是公众的呼声,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回避的问题

来源: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