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低保救助呼唤“量身定做”
2006-05-22


 
转自马龙生的BLOG

        购买电脑上网、使用高档手机、在家喂养宠物……3月至4月,重庆市渝中区民政局首次对该区低保户家庭收入情况进行了督察,结果有使用奢侈品、隐瞒家庭收入的百余低保户被停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重庆晨报》5月13日报道)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低保的话题议论颇多,比如,强迫低保户参加公益劳动,连年迈老人也不放过,否则要扣罚低保金;比如,低保户不准养宠物、不准进歌舞厅、不准用手机等消费性限制;还出现了低保户不准择校上学,甚至亲属资助也要取消低保等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如何让低保户更有尊严吃低保”的广泛争议。事实上,低保金的意义,也决不是一个“保障弱势人群基本生活”的简单问题,更涉及到如何通过科学创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体现深层次人文关怀的现代文明大问题。

        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还是政府在落实低保救助政策时,方法失之简单粗放,缺乏动态管理。比如说,同样是养宠物,“富养”和“穷养”付出的投入,往往有着天攘之别;比如,同样是用手机,百十元的和数千元的手机、每月话费十几元和数百元上千元的,同样归不到一个档次。而只是通过“凡……一律取消”这样简单划一的方式,不仅不科学,而且也让低保金这种本来充满人性化的载体,在发放过程却很不人性化。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电脑、手机之类的用品,不仅目前已不能一概计入奢侈品,而且在一个个信息化社会里,如果一味被迫排斥这些,很有可能让低保户在生活贫困之外,其“文化资本”又被主流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文化资本,恰恰是因生活经历、教育背景等客观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观察视野、感悟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的总称。试想,连手机都不会用的人、连网络都不知为何物的人,又怎么能不影响日后的谋生智慧?物质生活的贫困,本来已很不幸,而“文化资本”再落后一大截,他们的贫困又怎么能不被世袭呢?

        笔者以为,整个社会平均生活水准的可变性,低保户生活状态的可变性,决定了只有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考察,才是对低保条件真正科学、合理的认定,才能保证救助行为更充分、更细致。而只有通过政府民政部门派出工作人员,直接进行分片包户、贴身服务的“量身定做”式跟踪救助服务,才能让低保金真正履行“助最该助之人,助最该助之时”的作用。当然,真正实行起来,还需要许多细节支撑,但我觉得应该朝着这个大方向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