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超女”类文化现象还是要宽容
2006-04-29

 
  《超级女声》节目又启动了新一轮“海选”,不用说,各个赛区的活动进展又会牵动许多少女的心。就在这个当口,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先生率先对《超级女声》发难,他认为,该节目是“低俗的文艺”,让众多的参与者和观众都“在娱乐中受到了毒害”。他还表示,文艺作品不能仅仅由市场来选择,文化部门“不应该允许”这类节目的存在。他的言论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网络调查表明,刘先生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不可否认,《超级女声》对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海选阶段不乏粗俗的场景,对于习惯了“纯净荧屏”的部分中老年观众构成了审美挑衅。选区决赛和总决赛阶段,由于遴选机制的不严密和不科学,《超级女声》的公正性、透明性受到了怀疑,相当普遍的看法是,商业利益对《超级女声》形成了事实上的“操纵”。更受争议的问题是,原本默默无名的几个女孩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成为万人追捧的娱乐“巨星”,这无疑会影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改变他们对自己的成才预期。此外,一些“粉丝”群体所呈现的审美癫狂,也加剧了人们对《超级女声》的担忧。

  尽管如此,《超级女声》仍是近年来最为成功的电视选秀类节目,它把娱乐还给人民,不仅在收视率、商业运作等方面创下了纪录,也带动了社会舆论对娱乐节目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争论,其许多内容都超出了娱乐的边界。应该说,在电视节目创新乏力的情况下,各电视台内容日趋雷同的格局下,《超级女声》由借鉴而生,因本土化而红火,对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是功不可没的,对电视文艺的创新繁荣也是功不可没的。文化部门要做的是,认真总结《超级女声》的经验和不足,科学分析它对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积极或消极效应,为它提供高屋建瓴的方向性指导,而不是不由分说地加以禁止。

  任何新生的文化现象,都必然带有某种先天不足,对待这种文化或艺术上的“瑕疵”,我们毫无疑问应该开展讨论和批评,但是,批评的前提是整个社会都抱有宽容的文化心态。自己不喜欢的,应该允许别人喜欢;自己还不能接受的,应该先学会观察。如果稍有风吹草动就引来一纸禁令,那么,不仅批评的文化修正功能无法实现,文艺的繁荣也不可能成为现实。更值得提出的是,政府部门对文艺事业的管理也应该在宽容的前提下,以规范行政、依法行政的方式进行,对于机制和体制方面的问题,应该以管理和服务为主,对于文艺创作方面的问题,应该以引导为主,并充分发挥舆论批评和市场导向的作用,对于涉嫌违反法律规章的不正之风,则应该毫不手软。只有政府的管理是规范、持续、可预期的,文艺事业才会向着健康、繁荣、丰富、有序的方向发展。

  刘忠德先生对一档热门节目提出严厉批评,其勇气和责任感都是令人钦佩的。政府部门认为,《超级女声》有一定积极意义,不能一棒子打死,这样的立场也值得欣慰。在这种批评与宽容的良性互动下,《超级女声》以及类似的电视选秀节目应该越办越好,应该更具有娱乐性、引导性和公信力,应该成长为新时代的荧屏经典。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