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道德——“卖淫女”的生存处境(原创)
2006-04-05

淫窝藏匿出租房专做民工生意 警方密拍取证(图) 
■现场抓获的卖淫女

 

幸福的家庭有着相似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我们将女性从事性交易以获取钱财叫做“卖淫”,而将“卖淫”女性叫做“卖淫女”——这是公认的比较文雅的称谓,另有“小姐”、“鸡”、“野鸡”、“发廊女”等等同义的叫法。

任何人,只要他活着,无论阶层、贫富,农民、工人、商人、知识分子甚至是乞丐,都可以以一种俯视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个被叫做“卖淫”的群体。不可否认,人似乎从来都是有着贵贱的,想要民主、共和与大同,都离不开排队入场,按次坐位。于是,不错,我们就可以持一种“高洁”的姿态,对着从事性交易的女性指手画脚:嗟,来食物;来交易;老子有钱要服务;我要批判你;你们是社会的盲虫,是渣滓……我们义正词严哪,似乎如此地优势。

根据各种各样的调查,媒体的报道,有一点很明显:从事“卖淫业”的女性,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且是十分贫困的农村。为什么这样一个群体(不,它是一个职业,尽管在我们眼里不合法),偏偏集中在处于贫困中的农村女性?这一群女性在年龄上也不是单一的,有不足二十的未婚少女,有已经结婚的年轻妇人,甚至,其中不乏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她们为什么要来到城市,从事着摧残身心的性交易,并且,更加深重的是,要饱受着陌生的社会的非议、歧视和熟悉人的指指点点?她们为什么不选择呆在家乡生活?

不错,许多人会认为,她们以那样的方式挣钱治富,是很容易的。在农村,家里出个这样的人(以前我所生活的家乡,将这样的女子的行为叫做“上广”,也就是“到广东”去。为什么,这也有原因,是那里人多,市场大。为什么市场大,因为那里更多的是外来人口,而那里,也较早较深地受到了比邻的港台所固有的西方文化的渲染。),不出两年,原来的土房就可以变成楼房,原来一穷二白的家境,就可以变得富裕起来。是的,在我的周围,在我的亲戚里,甚至就有这样的家庭这样的人。她们的女儿渐渐打扮得很漂亮,她们的房子也赶上了以前富裕的家庭,甚至比她们还要大要漂亮。而在我的周围,同样的事情,也有因为“上广”而夫妻离婚家庭破败者。对此,说什么呢?因为她们的富裕而羡慕?因为她们的家庭破败而都了谈资,暗自轻信?“戳她们的脊梁骨吧,我们根正苗红”——人们于是说。

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她们的?钱?财富?我们的“道德”?如此而已。长久以来,我们谈的是她们为什么富了,她们的身子是不是“肮脏”了;我们很少谈谈,她们有几个人没回来,她们在城市生活得怎么样。她们白天睡觉夜里活动,她们集体挤在大屋子里,或者单独窝在只剩下床的空间的角落;她们被各种浓度的酒精饮料浇灌浸泡着身体,她们花钱偷偷找偏方治疗性病梅毒,那些讨厌的城市牛皮癣很大程度上在为她们准备着、服务着……她们这样生活,她们还要将自己藏起来,让人看不见。

我想,她们从农村到城市,究竟是为了什么?不错,就是为了钱,就是为了家庭能够摆脱困境,就是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就是将房子建起来,就是让父母有钱治病,就是孩子有钱读书,就是能够将结婚建房子欠下的债还清楚,就是为了自己能够穿几件流行的衣服,有一套化妆品——就是这样,她们咬着牙,将自己的童贞卖掉,将自己的身体卖掉,将自己的爱情亲情友情统统卖掉,将自己的善良伦理道德羞耻心卖掉,或者藏在谁也不能发现的最深处——她们走了,离开了家乡,来到城市,来到出钱供养她们、供养她们家庭的城市。

后来,后来——

虽然她们还是普通百姓的一点谈资,但是,渐渐地,他们被媒体、被有时间有精力或者有一点力量能够以善良为她们呼吁为她们做点事情的人关注起来。并且,随着网络这个开阔的相对自由的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普及以后,她们开始以另外一种角度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她们的小屋子,她们的一顿晚饭,她们的一本日记一封信,渐渐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于是,人们开始部分意识到,原来她们过得并不好,原来她们甚至经常受到侵害,甚至死于非命。然而,来自她们自己的声音呢?她们还是低着头,她们的脸,还是要打上隔膜,她们还是说不上话来。

有时候,我们能不能够静下来想一想,甚至,很别扭地,将自己设想为一个在外地的性压抑的孤独的打工者——有多少人可以矢口否认自己的压制?——当我们真的走到了那一部,和她们发生了交易,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我们只是花钱吃了一顿与米饭有关的东西?然而,我们这样认为,她们就成了“与米饭有关的东西”,可是,她们是人,她们也是有着自己主观想法主观需要的人哪。然而,她们可能会想,也可能不会想;她们会想:我们就是别人的一顿晚餐,那又怎么样?

“你们活得怎么样?”

“凑合——”

——这是一个低调的以摇滚乐生存环境为主题的电影中的对白。同样是另外一个艰难的环境,另外一个艰难的生活方式;同样地,他们可能被认为是悲观的,灰色的,不可取的——然而,他们是不是都是活着的,他们是否都有着生存的权利和对生活的希望?

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与她们不一样的,你们能说什么?你们能做什么?

2006-4-5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