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别做表面文章(原创)
2006-04-05

垃圾分类别做表面文章

 

在中国,垃圾分类得到了环保工作者大力建议,政府积极提倡。每个小区也都有标示明确,并简单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两类的垃圾回收站。每个公交站点也都配有大垃圾箱,同样进行了类似的分类。但是今晚大家搭乘公交车的时候,或者是回家经过小区垃圾回收站,可以仔细往里头瞄一眼。你就会发现,这垃圾分类完全是表面工程。每个垃圾分类站的外壳都分了类,可是内里大多依然是一个大垃圾桶。就算居民自己细分了垃圾的类别,从垃圾站的不同通道扔进垃圾桶,最后还是混在一快儿。而环卫工人收集垃圾的时候,也将所有的垃圾放在一起拉走。2002年开始政府开始提倡垃圾分类,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进行分类处理的只占到16%。而且就算分了两类,不同的可回收垃圾处理方式还不同呢,分了和没分区别不大。走垃圾分类的形势,不晓得是给谁看的呢?
  

据资料显示,现在混装收集的垃圾到了垃圾处理厂,会进垃圾分类机进行分类处理,但这一点许多居民都不知道。我曾经听小区里的一个大妈这么说:“我按宣传栏上讲的方法试着搞过垃圾分类,可是我看分了类,清洁工人还是和没分类的垃圾装在一块儿运走。分和不分没什么两样,我也就不费那个劲儿了。”政府的提倡,居民们可都是积极响应的,可最后的效果却因为环卫工作某个环节上的不到位,打压了人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甚至浇灭了人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环保意识。

 

北京晚报就曾经报道了居民小区内设有垃圾分类处理机,并让居民参与实践,据说效果不错,菜叶和电池都能被分拣出来。一方面依然告诉居民要进行垃圾分类,另一方面也打消了人们对该小区环保工作是表面文章的印象。关键是宣传要到位。

 

在这里我要赞一赞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看下面的图)。他们让居民在生活中就进行垃圾细分,且工作着实到位,将垃圾具体地按照实物分类,而不是笼统地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经过人手细分,肯定比垃圾处理机分得要准要细。不但减轻了垃圾处理工作的强度,也能整体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里的孩子看到每天的垃圾分类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能够从小树立他们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这个民族“变态”的偏执被用在环保的某些细节上,不能不让人惊服。

 

附图:日本垃圾分类

 

前后排,同类的都集中在一起,相关的挨着摆放。
每个垃圾箱上都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正面和顶部都有明显的图标。这样就不容易投放错误。



 

 

 

 

 

 

 

 

专放纸杯



 

 

 

 

 

 

 

 

 

 

专放报纸杂志类



 

 

 

 

 

 

 

 

 

 

 

专放塑料饮料瓶



 

 

 

 

 

 

 

 

 

 

 

 

 

 

 

 

 

专放塑料类


 

 

 

 

 

 

 

 

 

 


 

专放一次性木筷子!



 

 

 

 

 

 

 

 

 

 

专放食品残渣



 

 

 

 

 

 

 

 

 

 

 

专放可燃烧物



 

 

 

 

 

 

 

 

 

 

专倒残剩饮料



 

 

 

 

 

 

 

 

 

 

 

清洁工展示透明残剩饮料收集袋



 

 

 

 

 

 

 

 

 

 

 

 

 

 

 

 

 

 

清洁工在收集垃圾前检查分类是否准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