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频吐混言的积极意义
2006-03-27
近来某些官员多有昏话公布于众。教育部发言人批评人们教育上的“非理性消费”,说教育“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又,某地方要员说医疗收费高的原因是“老百姓有钱了小病也要进大医院”。又,某省要员员抱怨公务员待遇太低,举了自己要穿几千元的西装而不能穿低档西服的例子来支持论点……

官员发表一段经不起推敲的昏话,舆论场就热闹一次,茶余饭后谈资也增加新意,互联网上的评论五花八门。总之,这些官员通过公共渠道和公众沟通时,大家是真拿着当回事了。要是大家对官员发言都毫不在意,发言中的毛病也就挑不出来。

并不是所有的官方言论都能从公众方面得到反馈信息。平时,看媒体的报道,官员动不动就“发表了重要讲话”,其实说了什么东西,留意的并没有几个人。公众对某些官员发言关注的原因,一是发言形式不同于往日习惯,不是那种做戏式的“亲自解决”、“高度重视”的“领导关怀”,而是平常态其实也就是“正常化”的告知和交流;二是所选话题有大家关注的、有兴趣了解的内容,不是居高临下、照本宣科的“报告”,不是抽象的政治说教;三是官员发言有一定的个性表现,并非满脸严肃地一味端官架子,甚至能表达一些或许未经“领导审核”的个人观点,出点不一定代表官方立场的言论。这一点并非我无端猜测,像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先生的“穷就不能消费优质教育资源”的观点,就和教育部过去宣布的“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立场相冲突--属于彻底的“教育市场化”理论。

常有发言人出面谈谈大家关心的问题,常有要员接受采访说说感受和打算,这当然是进步。不管公众心里憋了多少疑问,藏了多少希冀和不满,官方人士要是充耳不闻埋头当鸵鸟,那其实是“不合法的”,那行为就连最操蛋的法都不允许。对官与民交流,不肯定不对,打击积极性更不对——这不是问题,但接下来就发生一个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官员口吐昏言该怎么办?

公众应以平常心看待。在官员和公众的言论交流过程中,官员不说些傻话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这是个带必然性的客观现象。如果官员口灿莲花,句句可圈可点,那倒是极不正常的。官员本不是圣人、完人,有所不知,有所未记,有所避讳这都正常。再说,以往高高在上习惯了,和媒体、大众沟通少,不管他自己感觉多么聪明,其实许多人是严重缺乏“正常言说”的能力。理论教条的熏陶,词汇的呆板僵化,官场中人难以自知。别看挑了“能说会道”的作发言人,但这种和民众有效沟通的素养的确得需要一段时间来“弥补”。

官员“不会说话”同时自我感觉良好的现象,很普遍。我认识的某几位领导同志,由于经常在一场讲话听到无数次掌声,产生了一种非分的类似精神病人的幻觉,竟然表示等自己清闲了就当演讲家,这让我几次都禁不住笑出了声。他们真不知道那些热烈的掌声是假象,不知道他们的言说其实是通篇昏话,要是一旦不掌权,给钱请人去听报告也得出个高价钱。正好,通过一种较自然的告知交流方式,可以根据真实反馈让他们从幻觉中解脱出来,而他们自己那个圈子里的人,却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也算是群众帮助领导进步,帮助他们脚踏点实地吧。

官员昏话更重要的作用,是从中发现官方思维和社情民意的差异。那些不着调的昏话,表现了官方在某一方面体会与把握社情民意的现时水平。官员本来就是那样想的,本来不说出来也就闷头做了,那就会“争取更大的丢人”。说出来,却有鉴于民间强烈反响、根据多方意见调整执政行为的可能,就可能不至于铸成大错。

发布言论的官员以及他们的上级,更应具有平常心。不就是说了昏话么,昏话也是言论,充其量它能有多大的具体的不良后果呢?说的实在不对或者产生误读,再解释再纠正就是了,总结交流经验进行更深入更艺术的沟通,昏话或为契机。对民间批评也别大惊小怪、上纲上线,忍住性子认真听取、冷静分析,具备这点素养对官员而言要求不可谓高。官方动辄严厉批评民间言论,年年月月努力不懈,老百姓也没丢什么脸,反批评一下没什么,并非官方就特别容易受伤害吧。民间批评官方,本属现代社会生活中构不成任何问题的行为,置之不理或如临大敌都不是“公仆”的正常表现。

官员減少昏话的同时,不能以那种“滴水不漏”却言之无物的废话而代之。实事求是,洞明世事,敬重“主人”,不将公众当可愚可欺的对象是关键。虽然官员昏话今后不会消失,但在昏话引发的呼声和思辨中,在和昏话的对话中,公众获得难得的议政机会,全社会的“公论水平”将在锻炼、磨合中提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