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两会,让人印象很深的是,两会的议题一直紧扣百姓关心的话题。从代表委员在互联网上听民意,到中央领导将群众请进中南海议国是,我们能够看到广开言路、聆听民声、反映民愿的积极努力。
这样的努力,使得两会期间,仅仅互联网上,网友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就达几十万条。广大民众倾注的热情,源自公民自身的民主意识,也源自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无怪乎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
如此参政议政的激情,也让我们想到,每年的两会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段”,两会之后,又该如何让来自基层的民声,依然能找到继续表达和沟通的途径?如何让代表、委员以及各级政府、决策者,依然能及时知晓群众的心声?
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政府了解民意、征求民意的方式也在日渐增多。但即使这样,每年两会前夕,代表、委员们依然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接待来访、收集民意上,而这些民意大多是平时长期积累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日常民意渠道还需进一步打通。接待上访、处理信函等传统方式,恐怕已难确保民意的有效快速传达。
民意的表达被视为社会“减压阀”。如果渠道畅通,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就能极大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也能推动社会和谐的进程。
善于听取民意更是执政的大智慧。民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中央一再强调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而民主不仅是指思想和作风,更重要的是体制和制度。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急需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民意沟通协调机制,让民意、民声、民情、民忧,真正成为决策依据、执政依据。
两会积累的经验,是否可以经常化制度化?代表、委员利用网络征集议案、提案的做法,能否在日常成为倾听民声的一种固定渠道?不少媒体在两会时开设的“沟通专栏”,能否坚持下来搭建一个长期平台?还有,我们能否拓展一下视野,开辟更为广泛、更加迅捷的民声通道?
不久前,北京城市管理广播电台迎来了自己一周岁生日。这个被北京市市长定位为“连接政府和市民的信息桥梁”的“沟通性媒体”,是北京市政府的首创。一年里,9位市级领导、110多位局级领导、350多位处级领导先后走进直播间,直接听取北京市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为群众开辟了反映情况、表达诉求的新渠道,也为政府增添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的新途径。
北京城市之大,人口之巨,尚可如此。可见民意畅通的关键不仅仅是渠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是否愿意、是否敢于和是否善于聆听的问题。只要不是抱着“走过场”的心态,不是热衷于形式主义,而是真诚地系心于民、问计于民,就一定能找到倾听民声的新载体、新机制。
一旦全社会形成尊重民意、尊重表达的良性循环,民意也必将会成为推动和谐社会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