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高危行业:大学也会破产吗?
2006-03-08

/陈茜

 

(导语)热火朝天的扩建,完全缺乏财务约束的借债,日甚一日的入不敷出,大学可能正在纷纷踏上破产的不归路张立是某大学的一位新生,在位于市郊的新校区上大一。前不久,张立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学校要卖掉在市区内的本部,全校将全部迁到位于大学城的新校区,这将他们在大学的后两年去城里上学的理想泡沫击了个粉碎。据说,起因是学校建分部欠了银行一笔巨额的债务,必须卖地偿债。然而,即使是卖了本部也难以还清债务,张立和他的同学纷纷议论着学校破产的风险。不过,这并不是这所学校单独面临的尴尬,众多大学其实都游走在财务破产的边缘。

 

大学会破产么?20年前,这似乎是一个不值得一问的问题,然而,就是这个原本有着绝对否定答案的问题,今天正在中国逐渐变成一种现实的危机。民办大学艰难求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占全国90%的公立大学也纷纷坠入了重重财务危机,原来,大学也有入不敷出的一天。

 

大学,又一个高危行业

 

你们学校借钱了么?这是近年来大学领导们相互之间最为流行的问候语,其中虽然不乏戏言的成分,却也十有八九地概括了当今大学的财务状况:举债兴教已成为大学的一种时尚

20世纪末,国内高校的扩招高潮一浪胜过一浪。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19992004年期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2倍,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3.1倍,而此前19931998年的6年间,分别只增长了34.4%86%

 

显然,原有的教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教学硬件、软件的需求,于是,高校的扩张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大学城这个新名词也应运而生。大学城不是在一天建成的,与大学城一起壮大的是大学的招生规模,还有巨额的银行贷款。

 

自从1999年初,各高校获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后,大学和银行之间的联系就愈发紧密,在银行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座大学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占地7.3平方公里,投资达50亿元;南京的仙林大学城的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投资达50亿元;同属南京的江宁大学城占地30平方公里,投资达40多亿元;位于广州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的广州大学城占地超过43平方公里,投资竟高达120亿元……除了上述大学城中的巨无霸外,还有众多小型大学城零散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它们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功不可没

 

一边是大学扩张带来的大学教育的欣欣向荣,一边却是自身的负债累累。2005628,李金华曾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在对18所中央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和调查后,发现不少高校大规模进行基本建设,造成债务负担沉重。截止2003年末,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根据国家审计署于2005530发布的《四城市高教园区开发建设情况审计调查结果》(以下简称《调查结果》),四市(即杭州、南京、珠海、廊坊)高教园区建设计划投资中的银行贷款占近三分之一,截至2003年底,实际取得银行贷款152.76亿元,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59.42%。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堪称贷款建校的楷模,它们分别已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93%和94%。从1999年开始,银行与大学的合作开展成为一种风潮。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所需的资金额绝非一个小数目,都是上亿、几十亿,甚至百亿。这些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贷款。

 

江苏省审计厅曾对全省省属高校负债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在正式的审计报告公布之前,审计厅已经向外界透露,一批省属高校由于建设新校区等原因,欠下巨额债务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南京财经大学贷款规模达8亿元左右,南京邮电大学也有78亿元,南京工程大学也有3亿元之多。

 

问题是,如此高的负债率,大学有能力偿还么?事实是,它们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还款陷阱,不提本金,每年的利息已足已让它们气喘吁吁。

 

有消息称,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在仙林大学城建设占地1500多亩的新校区,目前除欠银行7亿余元贷款外,还欠各施工单位款项上亿元。该校领导也曾经向媒体承认,学校每年的收入除正常开支外,只能还清银行贷款的利息,还本金不大可能。因为学校每年学费收入为1亿元左右,政府年拨款6000多万元,除去1000多名教职工一年内近亿元的工资奖金和教学、科研和行政开支,所余款项只够偿还贷款的年利息。学校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据一位老师介绍,近年来,学校教职工的待遇明显走了下坡路,不但原定的教工工资的调整迟迟不能到位,连原先的课时费用也一降再降,助教的课时费由原来的40元将为25元。

 

如果将大学当作公司,以中国今日大学资产负债率之高,财务风险之大,中国大学显然已经成为继银行、证券业之后的又一个高危行业。

 

大学也会破产吗?

 

唉,肯定还不起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大学财务处工作人员感叹,该大学在大学城里新建的校区看起来气势磅礴。

 

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果出水管总是比进水管粗一圈,即使有源源不断的收入进账,也会因过于高额的支出而早早干涸。收入来源难有保障,支出却节节攀高,大学入不敷出并不是天方夜谈。

 

在大学的收入这一栏中,国家财政性教育资金理当排在首位,不过这也会因大学的出身而命运各异。国家教育部部属院校,可以直接获取国家财政的拨款,经费相对充足,只是这类大学只占全国大学的比例很小,而由地方政府拨款的大学,则要看地方财政的状况了。

 

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家财政拨款的总额虽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占大学收入的比例在逐年下降。教育学者郭海的统计表明:19902002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比重从93.5%下降到50%,而这也符合国际惯例。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作为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由政府承担其主要投资义务,政府财政的公共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的比重达到8090%。相比之下,我国财政投资占基础教育投资比例显然太低。因此,增加投资基础教育的比例显然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资方向。对于大学而言,虽然这部分资金来源尚有保障,但上升的空间已经很有限。

 

学费是近年来大学增加收入的一大法宝。近几年来,中国高校学费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学费占教育成本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有统计表明,学生及其家庭负担的高等教育成本从人均GNP1.65%上升至51.87%,一些地方性大学甚至达到71.8%,普通百姓对学费已经不堪重负。因此,大学学费的增长空间已经所剩无几。虽然2000年以后高校对扩招的研究生收费,成为高校的另一大重要“财源”,但这仅限于研究力量较强的大学,对于那些教学型大学而言并无多大意义。事实上,近期研究生、本科生频繁拖欠学费的新闻开始时有所闻。为了控制大学学费急速上升的势头,政府已经逐渐对收费标准开出了“指导价”,即使部分高校可按教育部门规定可高于普通标准收取学杂费,但未必能按照预期招收到足够的人数。如北师大大学珠海分校2002学年学杂费入不敷出,亏损892万元,而贷款前预测的是收支相抵结余700万元。考虑到以上种种事实,中国大学继续以盘剥学生为手段的挖潜能力显然也已接近极限。

 

更为尴尬的是,高额收费也很难保证学费的持续增长,因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高校不断增加供给已逐步得以满足,已经度过了井喷式爆发的阶段,而高考适龄人数也将在2008年以后走下坡路。根据教育部的测算,到2008年,高考适龄(1822岁)人数将达到最高峰。也就是说,2008年以后,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逐步下降,大学的学费收入增长前景可谓极其黯淡。

 

外来收入的增量有限,大学自身造血的功能也未见起色。根据《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分析报告》,2004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实现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对学校的回报分别为969.3亿元、49.93亿元、17.53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占比分别为82.23%82.07%47.06%。即便不考虑虚报因素,也可以看出,中国高校创收收入总额非常有限,且利润集中在科技型企业,这说明少有几家大学有能力依靠科技创收。高校的上市公司中,业绩平平的占大多数,而像南开戈德之类则早已难以为继,无奈将壳转到他人名下。

 

除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正式收费之外,乱收费也是大学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今,大学的收费已经实现了创造性的突破,各类费用可谓五花八门:有未经批准的进修费、MBA学费,有辅修费、旁听费,超标准、超范围收费的学费、住宿费;有强制收取服务性、代办性收费;还有重修费、专升本学费等……2005年,部属18所高校收取的上述费用竞高达8.68亿元,比2004年增长32%,占当年全部收费的14.5%。不过高校显然不能对这类收费的可持续性报太大希望。教育产业化所激起的天怒人怨,让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为中国最恶名昭著的行业之一。其监管的日益收紧,收费的规范化已势在必然。

 

由此看来,大学的收入似乎已经接近天花板,很难再有突破。但在另一方面,大学支出的刚性增长还会长时间持续。

 

新校区的开辟、配套设施的完善、大学的基建支出、大学员工不断增长的收入要求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旦陷进去,就难以爬出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耗资亿元的图书馆和体育馆就让笔者数目惊心,前者终于在建建停停后交付使用,而后者则因为经费匮乏,仍然尴尬的矗立在校门口的左侧,正式启用不知是何年。

 

不过,在一轮又一轮大规模基建之后,更让大学头疼的估计还是滚滚而来的利息,这些巨额贷款的利息像一座大山,将它们压得没有翻身的余地。位于南京江宁大学城的南京工程学院新校区总面积达2250亩,预计投入11亿。除了一期工程42亿的投入外,学校还有7亿的融资缺口,而在已经投入的42亿元中,该校已先后向工、农、建行借款3亿多元。面临每年2000多万元的利息,学校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巨额的利息支出是它们为了扩张而疯狂贷款后必须吞下的苦果。

由于教学规模的扩大,高校的设备购买、教职工的工资支出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不知不觉间,大学教师们的抱怨渐渐无声无息。国家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842004年期间,我国高校教师年平均工资增长了17.8倍,更何况,在公立高校中,行政人员通常超编,许多高校中行政人员的数目甚至高于教学人员。随着高校之间的人才战越来越激烈,惊人形成了攀比之风,你用百万元一个教授,我花千万元加别墅引入一个学科带头人,但对这些引入人才是否能做出相应的贡献并没有具体的评判体系,以至于这些所谓人才中大部分只是装扮了门面,并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经历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升级过程,专科升为本科,学院升为大学,大学还得进入211”……就在这场运动中,高校之、间也要为名分争得你死我活,带有中国二字的大学名称,稀缺的211”名额,都需要众高校拼个你死我活,当然,由此带来的公关性支出自然也少不了。某师范大学为了跻身211”,曾不惜一切代价,借来巨款以备送礼之需。为了使评审团的工作更加便利,各高校之间千方百计,斗智斗勇。为了避免评估的书面资料过重,某大学将资料的电子版装入笔记本电脑内,使得每位评审委员直接打开word文档,就可了解学校的概况。此外,本科教学评估、申报学位点(尤其是博士点)、申请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等,也是高校需要力争的项目,因为这不但关系到未来的收入,更关系到学校的脸面。于是,评审人员收到的礼遇可想而知。南方一大学为了热烈欢迎评审领导,所有校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在最高级的酒店下榻后,校领导还要逐一探望,其中的腐败不必多说。但是要旁听哪位老师的课,系里早在前两天就已通知到本人了。对于高校而言,这类费用不可小视。

 

高校的支出项目中还有一项,可以称作无奈的浪费。如今,多数高校的老校区均在城区,而新校区都在郊区,二者之间的距离少则十几公里,多则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住在城里的教师们为了去新校区上课,搭在路上的时间远比上课的时间长,撇开这隐性的浪费不说,这每天来回的班车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南京大学一位老师介绍,由于来往鼓楼校区与浦口校区要过长江,很不方便。仅过桥费在内的班车成本,每年要跑掉一幢楼。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中国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大学已经达到技术性破产的边缘。中国大学普遍的财务危机已经迫在眉睫。换言之,在未来几年中,大学的破产或者债务重组将是高概率事件。

 

软预算之祸

 

不建教学楼,怎么进入211”呢?这是一位大学校长的困惑,虽然这不是211”的本意。“211工程的原意指的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其中心任务是: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但是到了现实中,申请进入211”就成为众高校领导下达的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唯有进入211”,学校才有未来,自己才有面子。

不可否认,中国的大学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机构,而是隶属于中国庞大的行政体系,因此,虽然冠以大学之名,但往往带有中国官僚结构的特色。校长是谁任命的?他们的业绩评判标准由谁来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决策。

 

目前,中国各大高校的主要领导遵从的是由上而下的委任制,他们的个人能力、办校成果都必须遵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则,他们任职的期限,职位的升迁或调动,都掌握在这些部门手中。在这种体制下,高校的领导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官僚人格。众所周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但是这些软件因素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积累和维持,见效慢,而且不能都在直观上被察觉,这对于追求立竿见影的高校领导者而言,显然不是最优选择。在现行的机制下,在有限的任期内,很多高校领导与地方官员一样,开始盲目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上的提高,而高校也走上了粗放型发展之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显示自己的业绩,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圈地造楼就不足为奇了。

 

客观上看,鉴于位于城中的校区面积小,而且难以向外扩展,扩招后的高校纷纷在城郊建立新校区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发展方向,可是在一阵大干快上之风吹过后,许多高校犹如脱了缰绳的野马,在冲过了本该止步的终点后继续狂奔。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资料,全省已经开工或计划建设的大学城达9座,如果每座大学城平均容纳5万名学生(这只是保守估计),全省大学城可容纳45万名学生。而江苏全省每年的考生人数只有20多万人,即使所有考生都选择省内就读,这些大学城的规模也要浪费一半。与此同时,高校的基建费用也是扶摇直上,从2003年起,江苏高校每年的基建费用从以前的大约10多亿元升至8090亿元,投资规模仅次于交通建设。

 

为何高校的扩建如此缺乏计划性?追根求源,高校扩建在规模上的一味求大,是因为其资金使用的软约束。一直以来,高校并无公布其财务状况的义务,其资金往来几乎完全不透明,资金的使用也鲜有监督。多数大学领导都怀着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宏愿,无论如何,在气势上要高人一筹,在开支上就缺乏成远见和成本意识。一旦贷款到手,扩建、装修便更加肆无忌惮。办公楼、教学楼要尽量豪华,体育馆内的设施要尽量先进,操场要尽量大,校园要尽量美化……大学城内的校园可谓你拼我比,竞相绽放。即使超出了预算也没多大关系,也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有消息称,1993年南京某大学浦口校区动工,由于基建材料价格上涨,当年出现了400万元的资金缺口,由江苏省政府划拨,而这笔款项最终以核销而了之。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城市大学城的占地中,高尔夫、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和山体、绿地、水面及闲置地等就占42%。更有甚者,大学城中的项目已经完全超出了人们正常的想象。在东方大学城项目中,有一个号称亚洲最大规模、占地高达6640亩的那个高尔夫球场!但更让人费解的是,该大学城通过审批的规划面积只有5000多亩,而在东方大学城实际占用的11000多亩土地中,高尔夫球场竟然占据了6640亩地!不难推断,在很多不切实际的景观美化和走调的附属产业的背后,则是腐败的滋生。在高校大搞形象工程的运动中,图谋搭乘教育这个便车而牟取暴利的人不在少数。

 

此外,在高校扩建的浪潮中,地方政府也功不可没。在“211工程的评选体系,一些对教学硬件条件的要求成为地方政府追求当地GDP业绩的工具。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对于进入“211工程高校的拨款,只能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如此一来,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出让土地的办法以支持教育,银行也开出了诱人的贷款条件,以弥补学校建设经费的不足,于是三方相近很晚,一拍即合。

 

只是目前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已经脱离了原先单纯解决高校扩招压力的初衷,成了诱人的蛋糕。对于政府,利用银行贷款来支持高校扩建可谓一石二鸟。银行在政府的隐性担保下,似乎找到了优质客户,为多余的存款找到了相对安全的去处;政府则不但解决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问题,还坐收了由高校扩建带来的GDP增长以及周围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地方政府虽然低价向高校出让了土地,但是早已在其周围的土地出让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以南京的江宁区为例,随着大学城的安家落户,当地商品房价从几年前每平方米千元左右上升至现在的每平方米3000多元。面对这一即将到来的多方共赢的局面,岂能错过?

 

中国高校盲目扩张规模的原因在于其官僚行政单位的本质,而这种属性所带来的,则必然是财务上预算软约束。其情形与过去的国企毫无二致。

 

谁将为大学坏帐埋单?

 

你们借那么多钱怎么还?

 

在借钱的时候,我们压根儿就没打算还。

 

这是一段发生在两所著名大学负责人之间的对话。毫无疑问,这肯定会让中国银行家们暗中叫苦。

 

公立大学大量向银行贷款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根据蓝皮书,2004年,按照高校贷款最高估计2000亿元。但是如果公立高校作为非赢利性机构,少则上亿元,高的达数十亿元的贷款,其还贷能力从何而来?这不得不让人顿生疑问。

 

前文已述,众多高校由于过度借款,现如今已经沦入有力付息,无力还本的境地。如果收入来源发生波动,那么其付息的能力也要大打折扣,银行的贷款风险面临大幅上升。有消息称,一些当地的银行纷纷接到总行通知,暂停对高校的所有信贷、授信业务,包括已经签约和正准备发放的贷款。内地的大学城项目已经被排在钢材、水泥、电解铝之后,成为又一个高风险贷款项目。

 

但是据记者采访的结果,银行方面的态度并非如此消极,它们认为高校贷款均有土地作为抵押,如果高校发生财务危机,银行理论上可以通过拍卖高校事先圈得的土地甚至其他固定资产以收回贷款。不过,这也许只是银行表面乐观的理由罢了。因为土地的价格波动性很大,从根本上讲并不具备保值能力,加上这两年土地基础价格被大幅炒高,土地的实际抵押价值更是可疑。即便剔除上述因素,如果高校概念不复存在,这些郊区的土地也没有多少增值潜力。

 

可见,银行并非要依靠卖楼卖地来收回贷款,其真正赌的是政府肯定回来救火。如果银行和高校之间发生借贷纠纷,作为当初力促银校合作的地方政府会袖手旁观么?对教育负有终极责任的中央政府会不出来干预吗?在银行看来,由于大学城项目多受政府支持,政府似乎已经成为这些巨额贷款的第二背书人,即使没有明示的担保,也做了隐性担保。如此一来,政府就要被推到风口浪尖。高校的疯狂扩建,银行的热情解囊,在这背后是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假设――高校还不起债务,自有政府来填窟窿。这是否也是一种你请我愿的银校合谋呢?

 

当然,政府充当救火队长也不无可能。如果没有政府的及时赶到,那些国有银行、券商们的不良资产早已够它们破产数次了。鉴于高校破产具有极强的外部性,政府不但不会见死不救,甚至会拨出巨款,以示安抚。到头来,只剩下迷惘的纳税人,一边为高额的学费苦苦挣扎,一边为偿付高校的贷款而默默贡献。

 

大学作为当今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之一,不仅吃银行、财政,也同样吃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其一家通吃的欲望和能力比其他分利集团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篇文章:

 

“大学经济”的破产

陈锐

 

搜遍google未见有大学经济这样的专用名词。在总部经济、假日经济满天飞的当今却未见有大学经济的提法让人甚是讶异。也许是因为有些东西是可以明说的而有些东西是只管做不能明说的。这正如某位教育部官员所言教育部从来未提过教育产业化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的教育已经变成一种赤裸裸的盈利事业。于是既得利益者们都保持沉默但却都在争相分食大学经济这块肥肉。自1999年以来在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知名经济学家汤敏的大学扩招可以拉动国内需求的理论感召下大学所发挥的经济功能丝毫不比火爆的假日经济逊色。

 

回顾这六年尽管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但在精英们的推动下大学的超常规扩招和普遍的高收费得以顺利推进但当初所设想的大学经济的繁荣似乎并未如期而至。随之而来的却是公众对大学教育日益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和质疑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按理说随着大学录取率的提高上大学本该变得更加容易可对于某些群体来说现在上大学却变得比先前愈加艰难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几乎每年的初秋我们都会在媒体上看到因大学学费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人间悲剧。而更多的现实是大量落后地区的农民由于贫穷只好让他们的子女放弃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也由此失去了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贫穷的代际锁定似乎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的现实。

 

(小标题)大学经济幻象

 

(导语)将大学扩招作为拉动消费的手段也许除了中国世界上再无先例可循。

 

中国经济在达到1993年政治经济周期的顶点之后开始一路下滑1997年刚刚稍有起色却又遭到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的当头重击。作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从前一年21%的增幅猛跌至1998年的0.5;外国投资也跌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国家决定人民币不贬值但也由此导致了国内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的严峻形势。

 

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在实施了一系列刺激出口和投资的措施之后 开始不遗余力地刺激消费需求延长节假日实施所谓的黄金周假日经济正是始于此。在此期间可谓急病乱投医的决策层竟将目光投向了大学教育。当时任职于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在1999年提出三年内我国高校招生扩大一倍且对扩招生全部实行全成本收费那么总共可以拉动的直接和间接消费约为1000亿元这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

 

此言论一出即刻引起了高层决策者的重视和青睐。因为其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太容易理解了——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大学规模的扩展从而需要增加大量的投资如加盖教学楼、图书馆、增加师资等等;而且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家庭及个人将被迫进行更多的教育消费同时大学生还会有其他一些间接消费银行里的庞大储蓄就有了出路。这一既刺激投资又推动消费的政策建议真可谓一举两得。将大学扩招作为拉动消费的手段也许除了中国世界上再无先例可循。

 

于是一个根本未经充分审慎研究证明的经济推论竟然导致了一项最让人不可思议的荒谬政策的出台。而且决策层从决定扩招到召开部署扩招会议落实计划仅仅用去20多天的时间在中国的官僚系统中能有如此之快的决策速度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这当然体现出高层试图通过大学扩招刺激内需的急迫心情但这也充分突显出如此关系重大的民生政策的出台竟是何等的草率。于是乎1999年起中国开始了近乎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

 

经济学者高辉清认为现在回过头来看大学扩招以及普遍的高收费政策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高认为其实高收费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出在普遍二字上。因为被扩招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特招来的学生特招来的学生实现特价以此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实际上合情合理。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高校并不只是对特招来的学生实现特价而是取消了普通价格对所有的学生都进行高收费。这一念之差就使得一个本来很好的政策走上了歧途许多落后地区的孩子因此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权利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而且很多家庭为了支对高昂的学费不得不压缩日常开支而增加储蓄使得内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先前大学教育一直被看作一个财政性部门纯粹依靠国家的投入。现在把大学扩招作为刺激内需的重要经济手段这说明政府已经把高等教育彻头彻尾地看作一个产业了。但是大学扩招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实际上非常有限。据北京大学高教所对1999年高校扩招经济效应的研究表明大学扩招的短期经济效应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根据他们的计算如果扩招200万人并且每生年收费10000那么高等教育带动的国民经济增长约为572亿元远低于1000亿元的水平。另外由于受到高校本身资源不足和个人支付能力的限制扩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低于这个数字。与此同时由于大学教育成本的上升与居民收入的增长极不相称使许多家庭在面对日益提高的教育消费情况下开始缩减其他方面的消费开支。近期公布的社会调查一再显示为孩子攒钱上大学已成为绝大部分中低收入家庭储蓄的首选目标。

 

当然也有很多人鼓吹人们更应关注大学扩招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普及大学教育有利于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并将在中长期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所谓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难道真的可以实现整体大学生素质和人力资本的提高吗?有一件事一直让笔者非常困惑按常理说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强力带动相关文化消费的增长比如对图书的需求。可是大学生的图书消费和阅读时间在日渐滑坡确是笔者真真切切看到的现实。据20059月中国青年报驻甘肃记者站在兰州9所高校就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除了课本一学期的购书费用不足5017%的人几乎一学期不买一本课外书。难道是图书太贵吗?显然不是因为根据此次调查如果按照每小时1.5元的上网费计算的话大部分学生一学期的上网费用就相当于购书费用的4.2倍。更让人吃惊的是10%的大学生每天除上课外读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读书4小时以上的占不到13%。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近30%的人每天上网其中有接近1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40%的男生、20%的女生上网的目的是玩游戏60%的男生、70%的女生则是为了聊天。

 

这种现象绝非仅仅出现在兰州一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很多大学生上网聊天、打游戏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的时间。大学周边除了饭店最多的就是网吧而且几乎家家爆满。据说在南京方山的一所大学新区竟然有专门的客车接送大学生去网吧上网。难道这就是大学的大众教育对精英教育的胜利?

 

谁受益,谁受损?

 

(导语)事实证明,大学不仅没有拉动经济,而且和1990年中期之后的诸多改革一样变成了剥夺大众的代名词。

 

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6年的大学教育改革笔者不得不直言大学教育被美其名曰为一种投资行为是经济学家用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给大学生编织的最华丽的谎言它无非是被用来说服大学生应该为个人未来的收益增长承担大部分的教育费用。可是大学生在支付了巨额的教育投资之后似乎并未获得与其投资成本相匹配的收益。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1993年和2000年入学的大学生的相关数据1993年全国高校的生均学费是500元左右而到了2000年则是5000元左右住宿费在1993年是每年100元左右2000年是1200元左右。可是教育成本在大幅增加的同时大学生的薪资水平却并未见同步增长。我们以飞利浦公司的彩电销售部门为例1997年该公司引进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水平是800元左右2004年同样职位的起薪是2000元左右。不足两倍的薪资差距与相差近10倍的教育成本之间真是鲜明的对比。如果我们仍然把这种行为叫做投资那只能说这是最不具经济理性的赔本投资。

 

大学生的低薪当然是缘于中国越来越高的大学生失业率正是大学生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决定了大学生必然成为大学扩招政策的最大的利益受损群体。经济学者高辉清认为大学扩招要为大学生失业的增加负主要责任但是不该为总体失业负责任因为它只是把一部分农民失业和工人失业转化为了大学生失业。但在笔者看来六年前决策层将大学扩招作为一种缓解当时失业压力的措施是极为荒谬的。因为大学扩招的数量与结构必须充分考虑到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如果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就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结构性失业。片面发展大学教育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短视后遗症在当前被彻底地暴露了出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大学扩招的负面效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特征。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大学生失业问题决策层只有继续重复先前的老路不断再继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提高研究生的收费以延缓财务危机的爆发。但这一无异于慢性自杀的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那极为短视的大学扩招政策。

 

从政策经验层面上看一项政策可能使某个问题得到改善但却导致了其他问题的产生;或者可能使现在的某种状况得到改善却为未来产生某种问题埋下隐患。完全可以判断,大学扩张不仅不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的再分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一部分人失去的正是另外一部分人所得到的。这与中国1990年代中期之后的诸多改革一脉相承。在中国 高度垄断的大学供给使大学教育的供求之间长期处于极度不均衡状态。而在这种条件下扩大招生和提高学费无疑会给大学教育的需求者带来最大的利益损害。公众持有大量储蓄不拿出来消费或许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如果将其作为大学扩招和普遍收费的理由那无异于使用近乎抢劫的手段来逼迫公众进行教育消费从而必然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再分配。经济学者赵晓认为大学扩招绝不是扩大内需的好方式。提高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收入在居民收入增长持续低于GDP增长的情况下着重于挖老百姓口袋中的钱以刺激内确是有问题的。

 

一位有心人曾经对中国大学的学生宿舍的租金做过仔细的计算,他的计算结果让人相当吃惊:如果按照四人一间房的标准计算,中国大学当局向学生收取的租金竟然是市场平均水平的三倍之多。只不过,平摊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不那么显眼罢了。号称公益的大学,竟然经营着比房地产商还要丰厚的房地产买卖,实在是对公共产品的一种绝妙讽刺。

 

大学经济在给大学生带来利益损害的同时却给一部分人带来了颇多收益。现在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各大学的基建部门和教材部门已经成为中国新的腐败重灾区这无疑是拜大学经济所赐。如今在全国任何一个大中城市大学城都是一个颇为吸引人的房地产概念。早在2004年年初河北廊坊即曝出东方大学城非法占用大面积耕地开发建设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和开发别墅的问题。随后南京的江宁大学城仙林大学城也先后被曝出违规用地。房地产开发商拿着教育部门的批文违法占地大搞房地产开发赚的也可谓是盆满钵满。这当然也是拜大学经济所赐。经济学者赵晓认为在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中大学城建设确是一个因素大学城建设所导致的大学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将成为今后的一个隐患。目前很多城市的大学城建设都与地方政府息息相关政府也热衷于推动大学城建设以带动所谓的房地产经济。大学经济已经被彻底纳入到地方政府的GDP政绩链条当中。这一切的真正根源均在于大学在短时间内的超常规膨胀。

 

大学经济的另一部分受益群体无疑就是我们所谓的知识精英们。甚至有评论认为知识精英是大学扩招的最大受益者而且已经被彻底赎买了他们正在逐渐失去公共知识分子的应有气质。现在的大学校园和大楼是越来越气派了可是大学的精神却日渐堕落了大师也是越来越少了。梅贻琦先生那句最著名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已经被当前的大学现实彻底颠覆了。大学再也不是原来人们所想象的精神家园和象牙塔其内在的经济冲动丝毫不比任何一家商业性的公司逊色创收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内当之无愧的关键词。

 

教育部的官员们虽然一再重申中国大学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但眼前的事实却并不像官员们所想象的那么乐观。公众已将教育改革与医疗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并列为当下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提前给你送终。难道这就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当初所设想的大学经济的愿景?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是的但更多的人似乎希望大学经济的泡沫越早破灭越好。

 

其实所谓的大学经济早已经破产了而且的是如此彻底。事实证明,大学不仅没有拉动经济,而且和1990年中期之后的诸多改革一样变成了剥夺大众的代名词。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