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家庭教育的思考
2006-03-06
  家庭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型社会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对促进和谐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家庭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和谐社会是构建在家庭基础上的。江泽民同志说:“家家家风好,就一定会促进社会风气好。”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动力。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妨碍构建和谐社会 
  多年来,家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一是家庭教育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文化层次较好家庭较为重视家庭教育;欠发达地区、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不够重视家庭教育。二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出现,家庭亲情关系淡化,弱化了家庭教育。三是转型期的家庭教育方法失当,存在着“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的困惑。一些家庭期望值过高。功利型的养育观加重了少年儿童的心理负担;一些家庭沿袭“棍棒底下出孝子”信条,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一些家长缺乏自律,吃喝玩乐,道德失范;一些媒体对价值观、消费观的片面宣传;一些家长在生活上攀比,养成一些少年儿童好逸恶劳的心惯;网吧对孩子的侵蚀,据调查,中学生上网去过聊天室和色情网的占上网人数的60.5%和10.7%。这些,都给家庭教育带来新的危害。四是社会对家庭的影响。社会上黄色书刊、音像的流传、打架斗殴频繁发生,使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五是家庭潜在危机,一些家庭因父母离婚,争吵不休,少年儿童缺乏家庭温暖;一些家庭因债务四处奔波,使家长无暇顾及教育;一些家长下岗失业,使少年儿童加重生活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在困扰着家庭教育,也妨碍构建和谐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和和现代家庭教育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相适应的现代家庭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又能提高现代家庭教育水平。这是因为:一是和谐社会靠一代代具有社会文明的人们构建,而青少年是建设当代社会文明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加强现代家庭教育。二是现代家庭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教育理念、方法需要一个鉴别理顺的过程;也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当前的家庭教育不仅有传统的,还有当代的、国外的家庭教育。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良莠不齐。造成了一些家长教育思想迷茫、教育方法失当。这就需要规范现代家庭教育,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三是正确引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才能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辩证统一的。从家庭来讲,全国3亿多家庭,情况各异,没有绝对相同的模式。而当前媒体宣传,家庭教育存在单一化、模式化现象,忽视了家庭教育个性化的特征。如天津郝氏父子的协议书、“家庭作业--给家长洗脚”等。媒体宣传的极端化,无益于现代家庭教育,也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四是家庭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因为家庭与社会的利益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家庭教育需要贴近社会、了解社会,和谐社会也需要家庭教育。当前,家庭教育一方面通过信息社会快速传达;一方面由于楼层建筑活动空间缩小原因,使家庭教育走向封闭。家庭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难以选择。少年儿童的社会活动空间越来越窄,邻里少年儿童往来率较低,社会间人们的信任程度降低,都是当前面临问题,都需要社会配合和支持。社会要更多地关心家庭教育;要建设和开放少儿活动场所,提供更多的活动载体。 
  二、发展现代家庭教育与继承传统家庭教育的关系 
  和谐社会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和谐社会是稳定、发展、文明的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繁荣社会。当时,民风很好,称得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段时期成为中国以“儒家”为主的传统家庭教育的思想发展和延续的最佳时期。勤劳、诚信、谦和、朴素等传统得到了弘扬,从而形成中华民族优良品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如多年形成的“学而优则仕”、“无商不奸”、“谦谦君子”、“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思想,都受到了有力的挑战。家庭地位的变化,男女平等改变了“男主外,女主内”格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家庭走出了封闭。国外家庭教育模式的渗透,推进了家庭民主和开放。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着四个挑战。一是谈到现代家庭教育,就排斥传统家庭教育思想、方式。二是谈到现代家庭教育,就照抄、照搬西方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全盘西化,总认为欧美家庭教育优于中国家庭教育。三是谈到现代家庭教育,就盲目推崇某种做法和经验,不切实际的予以推广,如胎教、早期识字教育;而忽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一味地推行“快乐教育”、“赏识教育”,而忽视挫折教育。推行民主家庭氛围,而忽视父母在少年儿童中的权威作用。一些本来辩证的教育方法、经过包装后出现了极端化。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学习也是艰苦勤奋的劳动,而快乐是因为对学习产生了的兴趣。当少年儿童成长以后,殊知成长道路的艰难。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的童年是欢乐的,但任何的成就都是艰苦劳动的结晶;都是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的硕果。在成长的道路上,几乎没有快乐的天才,而更多的是在荆棘丛中敢于攀登的勇士。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也不是靠蹦蹦跳跳,一时的兴趣就能跨进大学殿堂的。一些通过表扬赞赏的“乖孩子”,也会出现自傲现象,长大后,方知人生并不是一片赞美声,从而感到头脑空虚,思想脆弱。事实上,家庭教育不会有包治百病的“ABC”;也没有适合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模式是家长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教育子女的规律。在当前家庭教育中,还出现了不少盲区和误区,集中反映出教育手段不灵的特点。如:对孩子不能体罚和必要的惩罚手段;学习多多益善和学有所长;模式教育和因材施教;成绩测评和客观评价;学习时间长短、作业量多少与学习成绩好坏的关系,都存在一个“度”,都有一种辩证关系,四是家庭教育表现出口里不一。一方面强调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更多的家庭为应试教育奔忙。据调查:在城市有60%的家庭请过“家教”,辅导孩子应付考试;有80%的学生上过各类辅导班。应试教育虽然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但目前,“一分定终身”的制度,在分数面前的不同境遇,使家长更为实际些,使家庭不能觊觎应试教育。所以,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即13亿人口和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这也是多年素质教育受阻的原因。试想一下,北京的考生与江苏等省考生录取分数线相差近百分,江苏等省的素质教育又从何处入手?这样势必出现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就显得苍白无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自然出现了“重智轻德”现象。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家庭教育有效模式及其途径 
  既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现代家庭教育。那么,就有必要完善适合多数家庭和特殊家庭的教育模式。用这样的模式指导家庭教育。 
  (一)实践是检验家庭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任何家庭教育模式在推广中必须结合实际,切不可盲目照抄照搬。任何模式是在一定时空中完成的。要因势利导,绝不能一成不变。在家庭教育模式推广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不能搞绝对化。 
  (二)现代家庭教育的有效模式 
  1、学习型家庭模式。家庭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善于学习,学习法律道德、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要关注子女学习,做好子女的表率。家庭成员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还要有较多的文化投入,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2、民主型家庭模式。让孩子享受亲情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孩子作为家庭中有发言权的一员。家庭有讨论、抒发个人见解的氛围,家庭有欢乐、和谐的环境。民主型家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好的约束方法是家庭的公约与父母的示范作用。 
  3、开放型家庭模式。家庭成员之间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子女从小就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亲情关系更像是朋友。随着子女年龄增长,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家庭的依存靠道德和理性去支持。开放型家庭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但在初期需要父母的教导,不能让子女放任自流。 
  4、管教型家庭模式。以管理教育为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平等的。父母多于理性的教育,对子女倾注更多的关爱,管教型家庭不能无视子女的意见,也不能使子女对家庭有过分的依赖,他们逐渐长大以后应该给予更多的自立。 
  5、独立型家庭模式。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中,不少孩子过早地独立生活。他们靠自己安排饮食起居,安排学习娱乐,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社会要帮助他们,提供较多的活动空间,通过送“亲情温暖”的方式,让他们得到爱。如一些地方倡导的“代理父母”、“校外辅导员”、“老年志愿者”等,使他们享受一般家庭的乐趣。 
  6、自强型家庭模式。一些特困家庭、残疾家庭子女在生活、学习中也会遇到诸多的困难,社会应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利用捐助等形式让孩子完成学业;通过“园丁联系卡”方式,让孩子心灵得到交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 
  显然,以上六种模式是教育子女的有效模式,这些模式也有互补互融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一是功利型。家长总要求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强、比别人强,从而无限地增加孩子的生活压力。二是享乐型。家庭教育无限地满足子女物质需要,从而养成子女好逸恶劳,攀比自私的心理。三是争吵型。家庭成员相互争吵,子女闹得不能安宁,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四是松散型。家庭成员之间无约束力。家庭徒有虚名,家长生活不检点,沾染社会恶习,导致家庭成员犯罪,从而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显而易见,这四种模式将不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普及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对策 
  1、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要提高认识,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要让家长明确:“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的影响是终身难忘的。”把育儿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承担。 
  2、掌握家庭教育方法。要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要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要把德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行智力开发同时,先要注意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3、营造良好社会空间。家庭教育离不开社会,社会可以开办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少儿活动室、开通家教热线,举办各类家庭文化活动,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4、大力开办家长学校。要使更多的家长从家长学校里了解不同家庭教育模式的教育方法,开设有针对性的教学班,如单亲家庭学习班、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习班、外出打工父母学习班等。家长学校要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让家长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总校、讲师团作用,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果。 
  5、组织一支志愿队伍。通过发动社会“五老”人员和关心少儿事业的人士,帮助、关心少年儿童,特别是为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关爱中成长。 
  6、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可以用身边的模范家长和少年儿童去激发家庭的教育意识,可定期举办评选活动。如“好家长”、“好孩子”、“好少年”等,激励家长与少年儿童的进步。 
  总之,搞好家庭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不断研究和实践,就一定能搞好现代家庭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家庭美满幸福;就一定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