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专项行动:让宝贝回家
2013-05-30

打拐专项行动:让宝贝回家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光明网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但被拐卖的孩子,是一对对父母心中时刻惦记的痛。他们日思夜想,盼着自己的宝贝早日回家。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已经被顺利解救的孩子,将和父母一起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而那些被拐卖、走失在外的孩子,仍然等待着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解救,早日回到父母身边。

  “孩子被拐,是一个家庭的灭顶之灾,生离对人的伤害甚于死别。建议全民参与,防范、打击并举,尽快实现天下无拐。”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

  全国打拐专项行动4年来成效显著

  5月25日清晨6时30分,K947次列车抵达贵阳火车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抱着一名小男孩走下了列车。这名小男孩正是云岩警方刚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赖村镇陂田村解救回贵阳的宁宁(化名),他已经被拐卖到外地3年了。

  7时许,在贵阳市云岩公安局一直等待消息的两位老人,突然听到一阵汽车喇叭声,他们一下子冲了出去。“乖孙,我是你爷爷啊,这是你奶奶,你还记得我们吗?”老人的眼中噙满泪水。但小宁宁却根本不理他们,一直将头埋在警察叔叔的怀里。感受到孙子对自己的陌生感,两位老人老泪纵横。

  宁宁的爷爷邱某说,他们一家是黔西人,宁宁1岁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在伤心之余将宁宁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自己外出打工。2010年1月26日,只有2岁多的宁宁被拐走。一直到今年5月22日,已经5岁了的宁宁才被云岩警方成功解救。“我们会照顾好他的,让他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邱某说。

  小宁宁是在公安机关的解救下,幸运回家的宝贝之一。统计显示,从2009年4月全国开展打击拐卖犯罪专项行动以来至2012年底,公安机关共摧毁约1.1万个拐卖儿童犯罪团伙,解救5.4万多名被拐儿童。

  对于目前我国的打拐形势,陈士渠说,伴随公安机关高压严打态势,拐卖儿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买方市场”需求旺盛、贩卖婴儿犯罪屡禁不止、跨国拐卖案件上升。

  据介绍,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拐骗、中转、接送、贩卖儿童各个环节均由专门人员负责,形成了“拐、运、销”的罪恶产业链。

  “由于滋生犯罪的土壤尚未彻底铲除,买方市场需求旺盛,受贩卖儿童暴利驱使,部分地区拐卖犯罪依然突出,反拐工作任重道远。”陈士渠说。

  同时,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儿女双全等传统观念在一些地区仍然根深蒂固,这使得以贩卖男童为主的拐卖儿童犯罪在一些地方仍呈多发态势。

  此外,贩卖婴儿的罪恶利益链也让一些人铤而走险。以一个健康男婴为例,人贩子“收购价”为3万元左右,经过层层转手,达到7万至9万元。

  为了更多的宝贝们早日回家,公安机关打击的力度从未松懈。

  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今年3月,云南、河南、福建、河北、贵州等20省区市警方同步开展集中抓捕解救行动,摧毁了5个危害极大的特大拐卖儿童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68名,解救被拐卖儿童63名、被拐妇女14名。

  “‘打拐’‘反拐’将是一场长期、艰巨的战争。”陈士渠说。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成被拐高危人群

  5月26日,来自山西省各地失踪儿童家庭的近十名父母和亲属组成的“寻子团”来到太原市寻找失踪的孩子,他们将数百名失踪孩子的照片和信息制作成条幅,希望能得到线索找回孩子。

  “宝贝,你在哪里?”这些父母的哭诉博得了众多围观群众和通过网络关注此事的网友们的同情和支持。

  虽然公安机关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但作为儿童失踪的重要原因,拐卖儿童犯罪正呈现新的特点。陈士渠告诉记者,当前,通过抢劫、盗窃、拐骗等手段拐卖儿童的犯罪已大幅下降,但此类犯罪仍屡禁不止。另外,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正成为被拐卖的高危人群。

  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些缺乏看护的儿童正在成为被拐卖的高危人群。

  据中国最大的寻子网站“宝贝回家”统计,从2007年成立至今,该网站共收到全国范围内的寻子登记5000多条。这些丢失儿童的家庭中,有90%是因为监管缺失导致孩子被拐走,其中50%的被拐家庭属于农民工家庭。

  专家指出,外出务工的家庭由于忙于生计,居无定所,对孩子的监管较弱,给犯罪分子留有可乘之机。社会和政府应给予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更多关注和保护,因为“失踪儿童不仅给家庭带来骨肉分离之痛,也给社会带来巨大伤害”。

  多地公安机关负责人表示,消除拐卖儿童犯罪土壤仅有严厉打击是不够的,强化防拐工作,解决因买卖儿童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妥善安置被解救的儿童,摸清农村地区非法收买及收养儿童的数量,保障被收买儿童户籍、入学乃至将来的就业等权益,还需强化综合治理。

  据了解,在一些农村地区,不少村民甚至一些村干部并不认为收买儿童是严重犯罪行为,很少向公安机关举报;买家即使被公安机关查获,只要不存在阻碍解救等行为,很少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年)》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集预防、打击、救助和康复为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细化落实各项措施,依法坚决打击、有效遏制拐卖人口犯罪,确保被拐卖受害人及时得到救助康复和妥善安置。

  DNA比对让更多宝贝早日回家

  陈士渠告诉记者,在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同时,公安机关通过建立来历不明儿童摸排、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打拐“一长三包责任制”等机制,解救被拐儿童,帮助他们寻找亲生父母。

  全国打拐专项行动期间,公安机关开展了来历不明儿童摸排行动,对实有人口中来历不明、疑似被拐人员一律采集DNA信息输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

  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失踪儿童家长并不知道可以到公安部门免费进行DNA采血。“DNA采血并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寻找失踪、被拐儿童的方法。也许多一个失踪儿童家长知道,就会多一个孩子回家。”陈士渠说。

  本文前面提到的小宁宁正是通过DNA比对,才重新回到爷爷奶奶身边。

  在侦查阶段,民警了解到,当地一户温姓人家因不能生育,在3年前“收养”了一名小男孩,现在小男孩已经5岁了,并被改名叫“温辉”。最后经过DNA比对,宁宁的身份才得以确定。

  据办案民警艾钢介绍,当时宁宁是以28000元的价格被拐卖的,其间还被卖过多次,最后才卖到了温家。至此,宁宁被拐卖一案才成功告破。为了破案,云岩警方辗转了多个省市,行程达10余万公里。

  在福建,对于被解救的被拐儿童或非法收养的儿童,公安机关都要采集血样输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

  难以妥善安置的是那些被解救出来,但一时无法找到亲生父母的孩子。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王锡章说:“公安机关将这些孩子暂时安置在福利院,同时采集他们的DNA信息输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寻找他们的亲生父母。”

  但目前仍有大批被解救的孩子没找到亲生父母。2010年,泉州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拐卖儿童案件,解救了21名被拐儿童,两年多过去了,这些孩子仍然没找到亲生父母,只能寄养在福利院。

  “如果父母和孩子都进行DNA采血,就能有更多的孩子尽早回到父母身边。”王锡章说。

  此外,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时,买方只要不阻碍解救或虐待被拐儿童,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陈士渠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难以有效震慑买方,在拐入地会有示范效应,客观上导致买方市场长期存在,买卖儿童屡禁不止。

  王锡章等人还建议,通过立法形式对安置这些孩子及打击收买儿童行为作出规定,明确专门机构、专业人士抚养他们,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