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旱塬引来“幸福水”
2012-10-24

 宁夏:旱塬引来“幸福水”

2012年10月24日    来源: 新华公益 

  新华网银川10月24日电(记者邹欣媛)“以前最长10天没水,到处‘抢水’,现在保证特定时段正常供水,以后24小时都‘不愁水’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城最高点红旗沟居住了31年、今年63岁的白志强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拧开水龙头,一股股干净的自来水流淌着。

  老人满怀期待的“以后”,是今年10月初正式启动的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西吉项目区一期配套工程建设,这意味着预计到明年年底,工程顺利通水后,西吉县城一直以来的吃水难将成为历史。

  由于十年九旱,西吉县是宁夏南部山区缺水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县水务局副局长赵宗荣告诉记者,县内没有可用的水资源,县城吃水目前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在县城20多公里远的位置打深井和浅井取水,但当地地下水十分有限;二是依靠2010年正式通水的固原——西吉饮水工程,现在西吉县城8万群众的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此。

  记者来到白志强老人家时,第一眼看到的是有半人高的亮黄色抗旱桶。曾几何时,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旱塬上,老百姓从农村搬进了城里、从土房住进了楼房,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提起“水”他们并不欢喜而是“愁”,保持全天24小时供水不仅是奢望,更是一个梦。

  白志强老人看起来精神矍铄,他清楚地记得,在2009年之前,县城用水紧逼极限时人心惶惶的日子。“当时有很多人有离开这座城的想法,因为没水待不住了。”老人说,最长的时候10天都没有水,政府组织车辆送水到指定的供水点,家里离供水点100米左右,最多能抢两桶水,手脚慢了还抢不上。

  2008年,为了解决西吉县城供水不足严重影响城镇居民正常生活的问题,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为民办好30件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工程通水为西吉县城补充70万立方米的水。

  2010年以后供水好一些,然而仍比较紧张。“虽然现在早上到下午正常供水,还是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居住在西吉县水利小区的市民常静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说,“工作比较忙,下班回来做饭用早上存的水,有时候晚上听见来水了,半夜还要爬起来存水,水才够用。”

  为了解决目前宁夏南部山区普遍存在的缺水情况,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相介绍说,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整体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44个乡镇、609个自然村,110.8万人的城乡饮水安全问题。

  说起对以后生活的期待,白志强老人笑了。他说:“不用再‘愁水’了,心情舒畅。有了水,人们对建设、发展县城的想法也多了。”

  临走时,老人走到门口顺势拍了拍抗旱桶,似乎在告别一个即将远去的“水荒”时代,“以后这个水桶应该只是偶尔存水应急,不会经常用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