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考”首次照顾贫困县考生
2012-05-31

今年“国考”首次照顾贫困县考生

——2012年高考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调查

来源:陕西日报

  “十二五”期间,每年将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定向招生,并以本科一批次为主。2012年是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我省4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被纳入其中,享受定向招收政策。

  当获知从今年起,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定向招生,并以本科一批次为主的消息后,已经在教育系统工作了近30年的长武县招生办主任崔俊发连呼“没想到”。
  
  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的通知》基础上,5月9日,省招办《关于做好2012年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出台,包括长武县在内的我省4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被纳入计划,享受定向招收政策。
  
  在正式文件还没有下达至长武县招生办公室时,已经养成密切关注各类高考信息习惯的崔俊发就从陕西省招生信息网上全文下载了相关文件,并在第一时间传达至长武县唯一的一所高中—长武县高级中学。
  
  “国家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是国家扶持贫困地区社会、教育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对促进教育均衡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获知消息后,学生和家长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学生家长还专门到县招办和学校咨询相关情况。从现在起至6月15日前为宣传、报名、资格审查、公示和上报阶段,县招办将严格按照文件精神要求做好考生的报名和资格审核工作,把这一项惠及考生的好事办好。”谈到专项招生计划,崔俊发主任说。
  
  报名须符合三项条件今年是国家针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生源定向招生的第一年,我省43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被纳入其中。为做好定向招生工作,省招办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报名条件、填报志愿、录取和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规定。
  
  报名条件方面,《通知》要求必须同时符合三项条件,具体为,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户籍在贫困县(区);高中三年学籍在贫困县(区)。考生资格审查由有关县(区)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其中学籍审核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户籍审核工作由公安部门负责。经审核符合规定的考生,要在其所在中学和县(区)招办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取得高中三年学籍的中学名称等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在当地公示无异议的考生名单,由县(区)招办于6月15日前报市招办汇总,市招办6月18日前报省招办备案。省招办将在录取结束后,对被录取的考生再行公示,如有举报且经查实存在资格审查造假等违规行为的,取消录取资格,同时追究县(区)资格审查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填报志愿方面,《通知》规定,专项招生计划与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在陕招生计划同时公布,考生可通过《招生考试特刊》或招生计划汇编查阅。其中本科在提前批次本科与一批本科之间单设批次,专科在三批本科之后高职(专科)之前单设批次。经县(区)公示合格的考生,可在网上相应的“单设批次”栏目填报志愿。本科填报时间与提前批次相同,专科填报时间与三批本科相同。采取梯度志愿模式,考生可选报三所院校,每所院校可报四个专业,同时设有“愿否录取到其他专业”的调剂表态栏目供考生选择。
  
  录取方面,专项计划本科录取在提前批本科结束后、一批本科开始前进行投档;专科录取在三批本科结束后、高职(专科)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录取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办法,省招办按照专项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由高分到低分投档,高校依据考生成绩和专业志愿顺序录取,遗留问题由高校负责处理。未完成计划采取征集志愿办法补充,直接完成计划。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安排专人,严格执行“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计划录取资格的考生,将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严肃查处。
  
  朝着教育公平迈出实质一步在解读《通知》意义时,长期为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不断鼓与呼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提出:此次专项招生计划的实施,在高考制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教育扶贫、保障教育公平和打破日益板结化的社会结构三个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国家提出扶贫开发也已经30年了,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就设置了扶贫办等机构,经过了30年的扶贫攻坚,我国在扶贫的实践方面产生了很多的理论,从贫困的发生学角度,有地理决定论、生态决定论、资源禀赋决定论、产业结构决定论等各种理论,然而最有影响的还是人力资源决定论,也就是说,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关键是人的素质问题,提升贫困地区人的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是解决贫困的根本之路。如何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又几乎是唯一的途径。因此,扶贫这么多年,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单独招生,意味着国家在教育扶贫上迈出了大的实质性的步伐。”谈到专项单独招生政策实施的意义,石英副院长说。
  
  不仅如此,石英副院长还认为,专项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还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弥补、一种改进,让高考朝着更为公平的方向迈进了一步:“现行的高考制度强调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然而从层次的角度看,对于贫困县的考生来说这恰恰是一种不平等。由于中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大城市的名牌中学由于各方面因素,在师资、硬件等各方面占尽了优势,而贫困地区则难以吸引到好的师资,难以享受有好的教育条件,因此,分数表面的背后有一个机会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名牌院校农村生源越来越少的原因。而面向贫困地区的考生定向招生,提高了贫困地区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石英副院长看来,政策实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育扶贫,也不仅仅是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从更深层意义上来看,它还将对日益板结化的社会结构产生冲击,促进社会阶层的有效流动。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即使处于社会底层,只要自己努力,具有足够的智商和能力,就能够进入到更高的阶层,这就需要有一个顺畅的通道。在改革之初,尤其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初和80年代,我们整个社会流动的管道整体上还是比较通畅的,当时,很多名牌高校更多的生源都是来自农村地区的。遗憾的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二代'
  
  现象的出现,如富二代、官二代,当然还有穷二代,社会流动逐渐受阻,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高等质量的教育的概率越来越少”
  
  ,石英副院长说,“这项政策实施后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将有利于打破这种日益板结化的社会结构,让贫困地区的考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的命运。”
  
  期待实施政策能够再细化在为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政策出台欣喜的同时,在解读具体的实施措施时,崔俊发主任却还感觉到了一些迷茫:“从措施实施的目的来看,单独招生政策对于增加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考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无疑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目前相关具体的优惠政策尚未出台,招办在向学校宣讲时目前很多问题还吃不准。”
  
  不仅是崔俊发主任,对于长武县高级中学老师、学生和家长来说,也都面临着相同的困惑。
  
  “看到文件后,我们隐隐约约感觉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行单独招生的政策,对于像长武这样已经被纳入其中的贫困县(区)是一个好事,但具体好在什么地方,是录取时相应地降低分数、定向分配,还是减免相应的学费,现在从文件上看,还不是很明朗。比如,学生和家长们都比较关心的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问题,他们想知道毕业后需不需要必须回原籍、如何就业等等,而这恰恰是我们回答不了、也不敢回答的问题,怕误导学生。虽然学校现在已经报了200多名学生,但这些学生大都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因为按照政策规定,即使报了名,在填报志愿时也还可以放弃。不仅是学生,学校目前也处在观望状态,看能不能在报名截止前获得更为清晰的信息。因此,目前还不打算向招办报送学生名单”,长武县高级中学副校长曹永红说,“正是因为今年是第一次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单独招生,因此,更加期盼着还能有更为具体的实施政策的出台。”
  
  不仅是具体的实施细则问题,在石英副院长看来,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单设批次、单独招生的政策,但高考改革还远没有到位,依然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随着社会的成熟和对学历重视的淡化,我们的高考改革最终的方向将是取消统一的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国际上通行的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
  
  尽管如此,石英副院长还是建议高考改革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说:“虽然目前我们的高考录取制度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毕竟还是在制度上保证了相对的公平。正是因为高考在改变人的命运方面的作用太大,社会太过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改革不单纯是高校的事情,也不单纯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因此,其改革的道路也必然举步维艰。以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单设批次、单独招生的政策为标志,我国的高考改革必将进一步得到改革和完善。”

链  接:
             全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43个)

    西安市:周至县
    宝鸡市:扶风县、陇  县、千阳县、麟游县、太白县
    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淳化县
    榆林市:横山县、绥德县、米脂县、佳  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汉中市:南郑县、城固县、洋  县、西乡县、勉  县、宁强县、 略阳县、 镇巴县、佛坪县、留坝县
    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县、紫阳县、汉阴县、石泉县、平利县、白河县、岚皋县、宁陕县、镇坪县
    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山阳县、丹凤县、商南县、镇安县、柞水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